第377章 曹操决战刘耀!(1 / 2)

许攸抵达柴桑之夜,与周瑜秉烛相对,二人深谈至晨曦微露,方依依惜别。

周瑜心中对许攸此人暗自戒备,诚然,许攸身上带着几分自矜功伐之气,但他此行江东,以三寸不烂之舌,力挫群儒,言辞犀利,四座皆惊。

最终,更是说服孙权,使其心意如磐石般坚定,促使双方缔结了联盟之约。

时下,孙权连连受挫,城池接连失守,麾下兵马更是溃不成军,四处奔逃。

周瑜已然决意亲自披挂上阵,以解燃眉之急。局势若再恶化,恐孙策昔日浴血奋战所夺之地,将付诸东流。

咚!咚!咚!

在柴桑大营的辽阔之地,数十面聚将鼓骤然齐鸣,其声急骤如狂风骤雨,轰鸣似天际惊雷,震颤着每一寸土地。一面鲜红的“周”字帅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左右剧烈摇摆,仿佛也预示着一场风暴的即将来临……

聚将鼓的轰鸣,如同的号角,瞬间唤醒了沉睡的军营。步兵们迅速穿戴好盔甲,列队如林,整齐划一;水军则果断地斩断缆绳,提起沉重的锚链,升起满帆,战舰在江面上蓄势待发。整个大营,从陆地到水面,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战意。将领们更是神色匆匆,脚步如风,直奔中军大帐而去,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对即将到来的战事的期待与决心。

“我等参见大都督——您雄姿英发,举世无双,乃是我军之魂!”

“免礼,诸位请落座!”大都督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遵命!”将领们齐声应答,各自落座,准备聆听大都督的战前部署。

周瑜,头戴镶嵌着凤珠、闪烁着金色光辉的头盔,身披威猛非凡的虎头连环铠,手中紧握一柄寒光凛冽的宝剑,端坐于虎皮铺设的帅位之上。他的气质中,既有文士的淡雅风流,又不失武将的豪迈英勇,那份超凡脱俗的风采,令在场众人无不心生敬畏,为之深深折服。

目光转向大帐两侧,只见鲁肃、周泰、丁奉、凌统、徐盛等人,一个个威风八面,如松如柏般屹立,浑身散发着不可小觑的气势。

再看这柴桑大营之内,步兵四万,列阵如林;马军一万,奔腾如潮;水军三万,舟楫如云。这些士兵皆是经过严格训练,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

此外,还有上千艘战船在江面上排列得整整齐齐,宛如钢铁长城,坚不可摧。至于军械、粮草等物资,更是堆积如山,数不胜数。

这江东集团的中坚力量,半数以上皆汇聚于此,士气高昂,战意沸腾,仿佛随时都能化作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席卷天下,成就一番不朽的霸业。

众位英豪,尔等心中皆明镜高悬,知晓那刘耀已挥师南下,江东之地,连连鏖战,未尝一胜!

正因如此,本都督今日召集诸位豪杰,欲共谋大计——我等将主动出击,直捣刘耀老巢!

古语云:唇亡则齿寒,荆州与江东,实乃同气连枝。若荆州九郡有失,江东基业,必将再遭战火荼毒,生灵涂炭。

此番征途,不仅为保江东安宁,更要为吾主伯符雪耻!伯符陨落之后,刘耀那厮,坐收渔翁之利,其野心勃勃,昭然若揭!吾誓要亲手取下刘耀项上人头,以慰伯符在天之灵!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即便主公日后问责,本都督亦一力承担,绝不退缩!

望诸位英勇之士,随我共赴国难,斩将搴旗,让刘耀知晓,江东儿郎,誓死不屈!?

周瑜言辞犀利,直指要害,毫不避讳地道出了眼下的抉择:即刻发兵,诚然是违背了孙权的旨意,却与全局的战略布局不谋而合,恰如时雨之需。

此刻,众将领面临抉择,心中天平摇摆不定——是追随大都督的英明决断,还是恪守主公的号令?

“吾等!誓死追随大都督之令!即刻挥师荆州!”

话音未落,将领们纷纷表态,没有丝毫迟疑。他们之中,不乏孙策昔日麾下的忠勇之士,为了那份深厚的知遇之恩,为了替孙策雪恨,他们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而在江东这片土地上,论及军中威望,除了已故的孙策,便数这位大都督周瑜。他的智谋与胆识,早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将士的心中,成为他们心中不可动摇的旗帜。

孙权尚未立下显赫功勋,其威望自然难以令众人心悦诚服。

在那些人心目中,即便是提及出征之事,倘若此刻周瑜有意振臂一呼,掀起反叛之浪,意图夺取江东这片祖辈留下的基业,恐怕会有不少人甘愿追随其后,誓死效命。

他们这群人,哪一个不是曾与周瑜并肩作战,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那份情谊早已超越了生死,深厚到足以将家人的安危相托。相比之下,孙权初登大宝,其影响力自然难以与周瑜相提并论。

既然已然决定挥师出征,周瑜自是需得将一切部署得滴水不漏,方为上策。

一幅气势恢宏的巨型地图缓缓铺展,其上细致勾勒了江东、淮南、徐州、豫州、荆州、益州的山川地貌与险峻关隘,宛如一幅活生生的战略蓝图。

这幅图,凝聚了周瑜无数心血与智慧,背后是他倾尽人力物力,历经三个春秋精心绘制的成果,更是他胸中统一大业的宏图展现。

周瑜以江东为坚实后盾,规划着北进淮南诸郡的雄图,意在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江淮天堑。

继而,他谋划西征荆州、益州,将长江以南的广袤土地尽揽怀中,与北方的曹氏势力形成势均力敌的南北对峙格局。

待时机如满月般圆满,周瑜将挥师而动,自淮南、荆州、汉中三路并发,犹如蛟龙出海,势不可挡,向着那至高无上的统一梦想进发。

那是许多年前的往事了,孙策与周瑜,无数个夜晚灯火阑珊,共谋宏图大计,那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战略画卷。

然而,命运弄人,当他们刚刚迈出壮志凌云的第一步时,孙策竟不幸陨落,留下了一条荆棘满布、艰难险阻的道路。

剩下的路也只能周瑜自己一个人将其完成。

与此同时,在宽敞的营帐之中,侍从们正忙碌地在一张巨型地图上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动态,以及错综复杂的兵力部署。

刘耀的势力最为强盛,如日中天;江东次之,虽历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而曹操,则似乎已步入暮年,势力日渐衰微……此外,各式各样的情报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堆积如山。

这一年,刘耀大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了襄阳这座坚城,随后又挥师南下,所向披靡,将曹操的残兵败将驱赶。

而荆州其他各地的城池,也在这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中纷纷沦陷,荆州北方四郡已经全被占领。

……

周瑜凝视着摊开的地图,神色沉稳,语调平静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刘耀已坐拥北方四郡,其下一步,定是挥兵南下,意图一举歼灭刘琮与曹操残部,将江陵收入囊中。”

“一旦此二敌覆灭,桂阳、长沙、武陵、零陵四郡,势必将如一一落入其手。”

而今,局势的关键,皆系于长坂坡一战。

曹操能否冲破那重重围困,在此一举。

若不能,则曹操真将步入绝境,再无生还之理。

玉面屠夫布下的防线,犹如铜墙铁壁,绝非轻易可破。

周瑜的目光仿佛凝固在了长坂坡的方向,凝重而深邃。

鲁肃在一旁,语调平缓地接道:“是啊,这一战,将改写多少人的命运。”

周瑜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凝聚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忧虑。

“唉,江东眼下的十万精兵,已是我们的全部倚仗。而刘耀那边,四十余万大军压境,我们这点兵力若是贸然投入,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将江东的未来一并葬送。”

然而……刘耀的铜墙铁壁之下,亦非无懈可击。

诸位请看,此地便是丹江口。它扼守汉水中游,水域纵横交错,航运四通八达,码头像明珠般镶嵌在岸边,熠熠生辉。

刘耀挥师南下,其北方的粮草辎重皆汇聚于此,船队往来穿梭,不绝如缕,维系着那四十万大军的命脉。这丹江口,便是刘耀庞大战争机器的心脏地带,也是并州四十万大军的生命线。

水运之道,乃是刘耀大军命脉所系,粮草辎重,半数有余皆赖此途。一旦这水上生命线被无情截断,刘耀雄师无异于断臂之鹰,崩溃只在朝夕。

刘耀此人,素以奇袭敌后粮草着称,对自身后防亦是布防周密,慎之又慎。

甘宁麾下的水军,如游龙般穿梭于碧波之上,日复一日,巡逻不息,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水上防护网。

而沿岸烽火台,每隔数里便巍然矗立,两两相望,宛如夜色中的守望者,一旦有风吹草动,狼烟即刻冲天而起,警报传遍四方。

再者,欲抵丹江口,必经襄阳古城这一咽喉要塞。逆汉水之流而上,襄阳城如铜墙铁壁,横亘在前,城内甲士如云,守备森严。

试问,这世间又有何人,能越过这固若金汤的堡垒,悄然无声地抵达彼岸?一切阴谋与企图,在这坚不可摧的防线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鲁肃、丁奉、徐盛三人听令,尔等即刻率领半数兵马与船只,逆江而上,疾驰三江口,于彼处安营扎寨,以待我等之需,担纲接应重任!

余下众人,则随我直捣丹江口,誓要奇袭刘耀大军之后方,给予其致命一击。

试想,一旦辎重化为灰烬,刘耀那数十万雄师,岂不瞬间土崩瓦解?

“领命!”众人齐声应答,声震屋瓦。

周瑜凝视着眼前的地图,眉宇间透露出决绝之色,最终拍板定下了这出奇制胜之计。

至于长坂坡那边的战局如何,是胜是负,于他而言,已然无关紧要。

他倒是盼着那两边能斗个难解难分,最好是两败俱伤,如此,江东便可轻而易举地坐享其成,收获那渔翁之利了!

……

轰轰轰!!!

在长坂坡以北那片辽阔无垠的荒野上,各路兵马如涓涓细流,迅速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曹操端坐于主营帅帐之内,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眼前的军事地图。尽管他与刘琮麾下的兵力合计已逾十万之众,但其中多为新募之兵,战斗力参差不齐,难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