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姚督军请时惟樾进书房谈事。
姚夫人带她们在督军府闲逛。
姚夫人从未去过阳城,好奇阳城的饮食文化,地势样貌。
“……阳城也靠海?”姚夫人听到海,柳眉微微蹙起。
“是啊,海边鲜有人去,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挺好。”
姚夫人沉默了下,而后说,“广城沿海一带有很多渔民,靠捕鱼为生。最近时局不好,沿海一带多了许多匪患临水而居,周边的渔民苦不堪言。”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一脸忧心。
陆夫人说:“既有匪患,出兵剿杀了便是。”
林清也点头:“以前阳城也有山匪,霸山数年,民不聊生。后来师座亲自带兵剿杀,如今只有三五成群的小山匪,不成气候。”
这些是民生大计。
渔民靠捕鱼为生,放任匪患横肆,逼的渔民活不下去,最终成了难民。
打家劫舍,杀人放火,长此以往影响的是整个城市的经济。
百姓受难,军阀头疼。
“要是能剿杀就好了。”姚夫人停住脚步。
她们面前的,是一个池塘。
这个时节,池塘显得空荡荡的,荷叶已经立叶,有些花骨朵已经窜出来,还没有开花,至少还要等上半个月。
“你们看这池塘,等过段时间荷花盛开,池塘就不会再如此空落落。”
姚夫人说,“荷花虽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想要摘上一朵赏玩,并不是触手可得,要满身淤泥,进了池塘才行。”
两人了然。
这些土匪生活在海上,熟悉水性,想要抓他们是难事。
广城沿海,大多数人都熟悉水性,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海上。
海上有海上的生活方式。
姚督军若是莽撞出兵让他们下水剿匪,不一定能拼得过。
“这倒是个难题。”林清也说。
陆夫人问:“最近才有这些匪患,可知是从哪儿来的?”
“谁知道呢,凭空冒出来一般。”
姚夫人捏了捏眉心,提到就很头疼,“那些人手上还有自制的土枪,威力很大。最近督军也是为此事忙碌,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
“总能找到法子的。”林清也安慰她。
“能有什么法子?”姚夫人又是一声无奈的叹气。
“海上而居,总是要上岸才能获得食物。可以想个法子,让他们大多数人都上岸,这样就能一并剿杀,剩下三三两两也不足为惧了。”林清也说。
姚夫人看了她眼。
林清也眼神坦然,一副真心实意为她出主意的模样。
只是,几句话说下来,哪句话有用?
她心中不屑,认为林清也年轻气盛,喜欢故作聪明,自以为想了什么好法子。
匪徒居住在海上,打不到,可不是要想法子让对方上岸?
三岁小儿都知道的道理。
那些匪徒能让他们头疼,就是他们分工明确,不会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让大多数人上岸,怎么做是一个字都没讲。
法子要是这么好想,像她这样简单的动动嘴皮子,天下还有什么难事?
她牵强的笑了下,还是附和说:“林小姐说的是,督军就是在想如何将他们骗上岸,再一举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