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五卷(白话译文)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有胜三昧名安乐,能普救度诸群生,(有一种殊胜的三昧名为安乐,能够普遍救度一切众生,)
放大光明不思议,令其见者悉调伏。(放出不可思议的光明,使见到的人全部得到调伏。)
所放光明名善现,若有众生遇此光,(所放出的光明名为善现,如果有众生遇到这光明,)
必令获益不唐捐,因是得成无上智。(必定使他们获益而不虚度,因此能够成就无上的智慧。)
彼光示现于诸佛,示法示僧示正道,(这光明示现于诸佛,示现佛法僧和正道,)
亦示佛塔及形像,是故得成此光明。(也示现佛塔和佛像,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照耀,映蔽一切诸天光,(又放出光明名为照耀,映蔽一切天界的光芒,)
所有闇障靡不除,普为众生作饶益。(所有黑暗的障碍无不消除,普遍为众生带来利益。)
此光觉悟一切众,令执灯明供养佛,(这光明觉悟一切众生,使他们手持明灯供养佛陀,)
以灯供养诸佛故,得成世中无上灯。(因为用灯供养诸佛的缘故,能够成就世间无上的明灯。)
然诸油灯及酥灯,亦然种种诸明炬,(点燃各种油灯和酥油灯,以及其他各种明炬,)
众香妙药上宝烛,以是供佛获此光。(用众香、妙药和珍贵的宝烛供养佛陀,因此获得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济度,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济度,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其普发大誓心,度脱欲海诸群生。(使他们普遍发起大誓愿心,度脱欲海中的众生。)
若能普发大誓心,度脱欲海诸群生,(如果能够普遍发起大誓愿心,度脱欲海中的众生,)
则能越度四瀑流,示导无忧解脱城。(就能够越过四条急流,示导无忧无虑的解脱之城。)
于诸行路大水处,造立桥梁及船筏,(在各种行走的路上遇到大水的地方,建造桥梁和船筏,)
毁呰有为赞寂静,是故得成此光明。(贬斥有为法赞美寂静,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灭爱,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灭爱,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其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使他们舍离五欲,专心思考解脱的妙法之味。)
若能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如果能够舍离五欲,专心思考解脱的妙法之味,)
则能以佛甘露雨,普灭世间诸渴爱。(就能够以佛陀的甘露雨,普遍熄灭世间的渴爱。)
惠施池井及泉流,专求无上菩提道,(施舍池塘、井和泉水,专心追求无上的菩提之道,)
毁呰五欲赞禅定,是故得成此光明。(贬斥五欲赞美禅定,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欢喜,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欢喜,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其爱慕佛菩提,发心愿证无师道。(使他们爱慕佛陀的菩提,发心要证得无师之道。)
造立如来大悲像,众相庄严坐华座,(塑造如来的大悲像,以各种庄严之相坐在莲花座上,)
恒叹最胜诸功德,是故得成此光明。(不断赞叹最胜的功德,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爱乐,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爱乐,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其心乐于诸佛,及以乐法乐众僧。(使他们心乐于诸佛,以及乐于佛法和僧众。)
若常心乐于诸佛,及以乐法乐众僧,(如果常常心乐于诸佛,以及乐于佛法和僧众,)
则在如来众会中,逮成无上深法忍。(那么在如来的众会中,就能够成就无上的深法忍。)
开悟众生无有量,普使念佛法僧宝,(开悟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普遍使他们忆念佛、法、僧三宝,)
及示发心功德行,是故得成此光明。(并且指示发心修行的功德行,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福聚,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福聚,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行种种无量施,以此愿求无上道。(使他们施行各种无量的布施,以此愿求无上的大道。)
设大施会无遮限,有来求者皆满足,(设立大型的布施会没有限制,凡是有来求的都能得到满足,)
不令其心有所乏,是故得成此光明。(不让他们的内心有任何匮乏,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具智,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具智,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于一法一念中,悉解无量诸法门。(使他们在一法一念之中,通达无量的法门。)
为诸众生分别法,及以决了真实义,(为众生分别各种法,以及决了真实的义理,)
善说法义无亏减,是故得成此光明。(善于说法义没有亏损,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灯,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慧灯,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知众生性空寂,一切诸法无所有。(使他们知道众生的本质是空寂的,一切诸法都是无自性的。)
演说诸法空无主,如幻如焰水中月,(演说诸法的空无主宰,如同幻象、火焰和水中的月亮,)
乃至犹如梦影像,是故得成此光明。(乃至如同梦境中的影像,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法自在,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法自在,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得无尽陀罗尼,悉持一切诸佛法。(使他们获得无尽的陀罗尼,完全掌握一切佛法。)
恭敬供养持法者,给侍守护诸贤圣,(恭敬供养持法者,侍奉守护诸贤圣,)
以种种法施众生,是故得成此光明。(以各种法施予众生,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能舍,此光觉悟悭众生,(又放出光明名为能舍,这光明觉悟吝啬的众生,)
令知财宝悉非常,恒乐惠施心无着。(使他们知道财宝并非永恒,常常乐于布施内心无所执着。)
悭心难调而能调,解财如梦如浮云,(悭吝之心难以调伏却能够调伏,明白财宝如同梦境和浮云,)
增长惠施清净心,是故得成此光明。(增长布施的清净心,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除热,此光能觉毁禁者,(又放出光明名为除热,这光明能够觉悟毁犯禁戒的众生,)
普使受持清净戒,发心愿证无师道。(普遍使他们受持清净的戒律,发心要证得无师之道。)
劝引众生受持戒,十善业道悉清净,(劝导众生受持戒律,使十善业道全部清净,)
又令发向菩提心,是故得成此光明。(又使他们发向菩提之心,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忍严,此光觉悟嗔恚者,(又放出光明名为忍严,这光明觉悟嗔恚的众生,)
令彼除嗔离我慢,常乐忍辱柔和法。(使他们除去嗔怒远离我慢,常常乐于忍辱柔和之法。)
众生暴恶难可忍,为菩提故心不动,(众生的暴恶难以忍受,为了菩提的缘故心不动摇,)
常乐称扬忍功德,是故得成此光明。(常常乐于称扬忍辱的功德,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勇猛,此光觉悟懒堕者,(又放出光明名为勇猛,这光明觉悟懒惰的众生,)
令彼常于三宝中,恭敬供养无疲厌。(使他们常常对三宝恭敬供养没有疲厌。)”
若彼常于三宝中,恭敬供养无疲厌,(如果他们常常对三宝恭敬供养没有疲厌,)
则能超出四魔境,速成无上佛菩提。(那么就能超出四魔的境界,迅速成就无上的佛菩提。)
劝化众生令进策,常勤供养于三宝,(劝化众生让他们努力进取,常常勤勉地供养三宝,)
法欲灭时专守护,是故得成此光明。(在佛法将要灭时专门守护,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寂静,此光能觉乱意者,(又放出光明名为寂静,这光明能够觉悟心意混乱的人,)
令其远离贪恚痴,心不动摇而正定。(使他们远离贪欲、嗔恚和愚痴,心意不动摇而入正定。)
舍离一切恶知识,无义谈说杂染行,(舍离一切恶知识,远离无意义的谈论和杂染的行为,)
赞叹禅定阿兰若,是故得成此光明。(赞叹禅定和寂静的修行,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严,此光觉悟愚迷者,(又放出光明名为慧严,这光明能够觉悟愚痴迷惑的人,)
令其证谛解缘起,诸根智慧悉通达。(使他们证得真理理解缘起,诸根和智慧全部通达。)
若能证谛解缘起,诸根智慧悉通达,(如果能够证得真理理解缘起,诸根和智慧全部通达,)
则得日灯三昧法,智慧光明成佛果。(那么就能获得日灯三昧法,智慧光明成就佛果。)
国财及己皆能舍,为菩提故求正法,(国家的财富和个人的一切都能舍弃,为了菩提的缘故寻求正法,)
闻已专勤为众说,是故得成此光明。(听到之后专心勤勉地为众生解说,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佛慧,此光觉悟诸含识,(又放出光明名为佛慧,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含识的众生,)
令见无量无边佛,各各坐宝莲华上。(使他们见到无量无边的佛,每一尊佛都坐在宝莲花上。)
赞佛威德及解脱,说佛自在无有量,(赞颂佛的威德和解脱,讲述佛的自在无量无边,)
显示佛力及神通,是故得成此光明。(展示佛力和神通,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无畏,此光照触恐怖者,(又放出光明名为无畏,这光明照射接触恐怖的人,)
非人所持诸毒害,一切皆令疾除灭。(无论是非人所持的毒害,一切都能迅速消除。)
能于众生施无畏,遇有恼害皆劝止,(能够给众生施予无畏,遇到恼害时都加以劝阻制止,)
拯济厄难孤穷者,以是得成此光明。(拯救处于困境中的孤苦贫穷者,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安隐,此光能照疾病者,(又放出光明名为安隐,这光明能够照耀疾病的人,)
令除一切诸苦痛,悉得正定三昧乐。(使他们消除一切痛苦,获得正定三昧的快乐。)
施以良药救众患,妙宝延命香涂体,(施予良药救治众病,用妙宝延长寿命,用香料涂身,)
酥油乳蜜充饮食,以是得成此光明。(用酥油、乳、蜜作为饮食,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没者,(又放出光明名为见佛,这光明能够觉悟即将逝去的人,)
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使他们随着忆念见到如来,命终时得以生于清净的国土。)
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见到临终之人劝他们念佛,又示现佛像让他们瞻仰恭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使他们对佛所深生归依和仰望,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乐法,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乐法,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于正法常欣乐,听闻演说及书写。(使他们对正法常常欣乐,听闻、演说以及书写。)
法欲尽时能演说,令求法者意充满,(在佛法将要灭尽之时能够演说,使求法者的意愿得到满足,)
于法爱乐勤修行,是故得成此光明。(对佛法爱乐并勤勉修行,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妙音,此光开悟诸菩萨,(又放出光明名为妙音,这光明能够开悟诸菩萨,)
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使三界中所有的声音,听闻者都认为是如来的音声。)
以大音声称赞佛,及施铃铎诸音乐,(用大音声称赞佛陀,以及施予铃铛和其他音乐,)
普使世间闻佛音,是故得成此光明。(使整个世间都能听到佛的声音,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施甘露,此光开悟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施甘露,这光明能够开悟一切众生,)
令舍一切放逸行,具足修习诸功德。(使他们舍弃一切放逸的行为,具足修习各种功德。)
说有为法非安隐,无量苦恼悉充遍,(说明有为法并不安稳,无量的苦恼充满其中,)
恒乐称扬寂灭乐,是故得成此光明。(常常乐于称扬寂灭的安乐,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最胜,此光开悟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最胜,这光明能够开悟一切众生,)
令于佛所普听闻,戒定智慧增上法。(使他们在佛所普遍听闻,戒定智慧的增上法。)
常乐称扬一切佛,胜戒胜定殊胜慧,(常常乐于称扬一切佛,殊胜的戒律、殊胜的定力、殊胜的智慧,)
如是为求无上道,是故得成此光明。(这样为了追求无上之道,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宝严,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宝严,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得宝藏无穷尽,以此供养诸如来。(使他们获得无穷尽的宝藏,以此供养诸佛如来。)
以诸种种上妙宝,奉施于佛及佛塔,(用各种上妙的宝贝,奉施于佛和佛塔,)
亦以惠施诸贫乏,是故得成此光明。(也用来惠施那些贫困的人,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香严,此光能觉一切众,(又放出光明名为香严,这光明能够觉悟一切众生,)
令其闻者悦可意,决定当成佛功德。(使他们闻到的人感到愉悦,决定成就佛的功德。)
人天妙香以涂地,供养一切最胜主,(用人间和天界的妙香涂地,供养一切最胜的主人,)
亦以造塔及佛像,是故得成此光明。(也用来建造佛塔和佛像,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杂庄严,宝幢幡盖无央数,(又放出光明名为杂庄严,宝幢幡盖无数,)
焚香散华奏众乐,城邑内外皆充满。(焚烧香料,散布鲜花,演奏音乐,城邑内外都充满。)
本以微妙妓乐音,众香妙华幢盖等,(原本以微妙的歌舞音乐,众香妙华幢盖等,)
种种庄严供养佛,是故得成此光明。(种种庄严来供养佛陀,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严洁,令地平坦犹如掌,(又放出光明名为严洁,这光明使地面平坦如同手掌,)
庄严佛塔及其处,是故得成此光明。(庄严佛塔及其所在的地方,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大云,能起香云雨香水,(又放出光明名为大云,这光明能够兴起香云,降下香水,)
以水洒塔及庭院,是故得成此光明。(用水洒在佛塔和庭院上,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严具,令裸形者得上服,(又放出光明名为严具,这光明使裸露身体的人得到上好的衣服,)
严身妙物而为施,是故得成此光明。(用庄严身体的妙物来布施,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上味,能令饥者获美食,(又放出光明名为上味,这光明能够使饥饿的人获得美食,)
种种珍馔而为施,是故得成此光明。(用各种珍贵的食物来布施,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明名大财,令贫乏者获宝藏,(又放出光明名为大财,这光明能够让贫乏的人获得宝藏,)
以无尽物施三宝,是故得成此光明。(用无尽的财物布施给三宝,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眼清净,能令盲者见众色,(又放出光明名为眼清净,这光明能够让盲人见到各种颜色,)
以灯施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以灯烛布施给佛和佛塔,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耳清净,能令聋者悉善听,(又放出光明名为耳清净,这光明能够让聋人全部听清楚,)
鼓乐娱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用鼓乐娱乐佛和佛塔,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鼻清净,昔未闻香皆得闻,(又放出光明名为鼻清净,这光明能够让过去未曾闻到的香气都能闻到,)
以香施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用香料布施给佛和佛塔,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舌清净,能以美音称赞佛,(又放出光明名为舌清净,这光明能够让众生用美好的声音称赞佛陀,)
永除粗恶不善语,是故得成此光明。(永远除去粗恶不善的语言,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身清净,诸根缺者令具足,(又放出光明名为身清净,这光明能够让身体有缺陷的人肢体完整,)
以身礼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用身体礼拜佛和佛塔,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意清净,令失心者得正念,(又放出光明名为意清净,这光明能够让失去正念的人恢复正念,)
修行三昧悉自在,是故得成此光明。(修行三昧能够自在,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色清净,令见难思诸佛色,(又放出光明名为色清净,这光明能够让众生见到不可思议的佛色,)
以众妙色庄严塔,是故得成此光明。(用各种美妙的颜色庄严佛塔,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声清净,令知声性本空寂,(又放出光明名为声清净,这光明能够让众生了解声音的本质是空寂的,)
观声缘起如谷响,是故得成此光明。(观察声音的生起如同山谷中的回响,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香清净,令诸臭秽悉香洁,(又放出光明名为香清净,这光明能够让各种污秽变得芳香洁净,)
香水洗塔菩提树,是故得成此光明。(用香水洗涤佛塔和菩提树,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味清净,能除一切味中毒,(又放出光明名为味清净,这光明能够去除一切味道中的毒素,)
恒供佛僧及父母,是故得成此光明。(常常供养佛僧以及父母,因此能够成就这种光明。)
又放光名触清净,能令恶触皆柔软,(又放出光明名为触清净,这光明能够让恶触变得柔软,)
戈鋋剑戟从空雨,皆令变作妙华鬘。(戈矛剑戟从空中降下,都会变成美妙的花鬘。)
以昔曾于道路中,涂香散华布衣服,(在过去曾在道路上涂香撒花铺衣迎接,)
迎送如来令蹈上,是故今获光如是。(迎送如来让其踏在上面,因此今天获得这样的光明。)
又放光名法清净,能令一切诸毛孔,(又放出光明名为法清净,这光明能够让众生的所有毛孔,)
悉演妙法不思议,众生听者咸欣悟。(全部演说不可思议的妙法,众生听闻者都感到欢喜和觉悟。)
因缘所生无有生,诸佛法身非是身,(因缘所生之法没有自性,诸佛的法身并不是有形的身,)
法性常住如虚空,以说其义光如是。(法性常住如同虚空,因为解说这个义理而获得这样的光明。)
如是等比光明门,如恒河沙无限数,(像这样的光明门,数量如同恒河沙一般无量无边,)
悉从大仙毛孔出,一一作业各差别。(全部从大仙(菩萨)的毛孔中发出,每一门光明各有不同的作用。)
如一毛孔所放光,无量无数如恒沙,(如同一个毛孔所放出的光明,无量无数如同恒河沙,)
一切毛孔悉亦然,此是大仙三昧力。(一切毛孔也都如此,这是大仙三昧之力。)
如其本行所得光,随彼宿缘同行者,(如其本行所获得的光明,随其宿世的因缘而同行的众生,)
今放光明故如是,此是大仙智自在。(今天放出这样的光明,这是大仙智慧自在的表现。)
往昔同修于福业,及有爱乐能随喜,(过去一同修习福德业行,以及有爱乐之心能随喜他人功德,)
见其所作亦复然,彼于此光咸得见。(见到他人所做的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这种光明都能见到。)
若有自修众福业,供养诸佛无央数,(如果有自己修习众多福德业行,供养无数的佛,)
于佛功德常愿求,是此光明所开觉。(对于佛的功德常常愿求,这是这种光明所开启觉悟的。)
譬如生盲不见日,非为无日出世间,(就好像天生的盲人看不见太阳,并不是说没有太阳出现在世间,)
诸有目者悉明见,各随所务修其业。(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各自根据自己的事务修习其业。)
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智慧者皆悉见,(大士的光明也是如此,有智慧的人都能看到,)
凡夫邪信劣解人,于此光明莫能睹。(凡夫邪信和劣解的人,对于这种光明无法看到。)
摩尼宫殿及辇乘,妙宝灵香以涂莹,(摩尼宝建造的宫殿和辇车,用奇妙的宝物和灵香涂抹,)
有福德者自然备,非无德者所能处。(有福德的人自然具备,不是无德的人所能享用。)
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咸照触,(大士的光明也是如此,有深智的人都能照见和感受,)
邪信劣解凡愚人,无有能见此光明。(邪信和劣解的凡愚人,没有能够见到这种光明的。)
若有闻此光差别,能生清净深信解,(如果有听到这种光明的差别,能生起清净深信和理解,)
永断一切诸疑网,速成无上功德幢。(永远断除一切疑惑,迅速成就无上的功德幢。)
有胜三昧能出现,眷属庄严皆自在,(有一种殊胜的三昧能够出现,眷属庄严自在,)
一切十方诸国土,佛子众会无伦匹。(一切十方的国土中,佛子的众会无与伦比。)
有妙莲华光庄严,量等三千大千界,(有美妙的莲花光庄严,其量等同三千大千世界,)
其身端坐悉充满,是此三昧神通力。(其身端坐其中全部充满,这是这种三昧的神通力。)
复有十刹微尘数,妙好莲华所围绕,(又有如十方刹土微尘数的美妙莲花所围绕,)
诸佛子众于中坐,住此三昧威神力。(诸佛子众在其中坐着,这是住在此三昧的威神力。)
宿世成就善因缘,具足修行佛功德,(宿世成就善因缘,具足修行佛的功德,)
此等众生绕菩萨,悉共合掌观无厌。(这样的众生围绕菩萨,都合掌观看而不厌倦。)
譬如明月在星中,菩萨处众亦复然,(就好像明月在群星之中,菩萨处在众生之中也是如此,)
大士所行法如是,入此三昧威神力。(大士所行的法就是这样,进入这种三昧的威神力。)
如于一方所示现,诸佛子众共围绕,(如在一个方向所显示的,诸佛子众共同围绕,)
一切方中悉如是,住此三昧威神力。(一切方向中都是如此,这是住在这种三昧的威神力。)
有胜三昧名方网,菩萨住此广开示,(有一种殊胜的三昧名为方网,菩萨住在此中广泛地开示,)
一切方中普现身,或现入定或从出。(在一切方向中普遍现身,或示现入定或从定中出来。)
或于东方入正定,而于西方从定出;(或在东方入正定,而在西方从定中出来;)
或于西方入正定,而于东方从定出;(或在西方入正定,而在东方从定中出来;)
或于余方入正定,而于余方从定出。(或在其他方向入正定,而在其他方向从定中出来。)”
如是入出遍十方,是名菩萨三昧力。(如此出入遍及十方,这就是菩萨三昧的力量。)
尽于东方诸国土,所有如来无数量,(在东方的所有国土中,所有如来无数量,)
悉现其前普亲近,住于三昧寂不动。(全部显现于前普遍亲近,住于三昧寂然不动。)
而于西方诸世界,一切诸佛如来所,(而在西方的所有世界中,一切诸佛如来所在的地方,)
皆现从于三昧起,广修无量诸供养。(都显现从三昧中起身,广修无量的供养。)
尽于西方诸国土,所有如来无数量,(在西方的所有国土中,所有如来无数量,)
悉现其前普亲近,住于三昧寂不动。(全部显现于前普遍亲近,住于三昧寂然不动。)
而于东方诸世界,一切诸佛如来所,(而在东方的所有世界中,一切诸佛如来所在的地方,)
皆现从于三昧起,广修无量诸供养。(都显现从三昧中起身,广修无量的供养。)
如是十方诸世界,菩萨悉入无有余,(如此十方的所有世界,菩萨全部进入没有剩余,)
或现三昧寂不动,或现恭敬供养佛。(或者显现三昧寂然不动,或者显现恭敬供养佛。)
于眼根中入正定,于色尘中从定出,(在眼根中入正定,在色尘中从定中出,)
示现色性不思议,一切天人莫能知。(示现色性的不可思议,一切天人都不能知道。)
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起定心不乱,(在色尘中入正定,在眼根起定心中不乱,)
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
于耳根中入正定,于声尘中从定出,(在耳根中入正定,在声尘中从定中出,)
分别一切语言音,诸天世人莫能知。(分别一切语言音声,诸天世人莫能知道。)
于声尘中入正定,于耳起定心不乱,(在声尘中入正定,在耳根起定心中不乱,)
说耳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说耳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
于鼻根中入正定,于香尘中从定出,(在鼻根中入正定,在香尘中从定中出,)
普得一切上妙香,诸天世人莫能知。(普得一切上妙香,诸天世人莫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