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华严经》第二十一卷(白话译文)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2 / 2)

什么是外布施?佛子们!这位菩萨年轻而美丽,具备所有吉祥的特征,用名贵的花和衣服装饰自己;刚开始接受灌顶,成为转轮王,拥有七宝,统治四天下。有时,有人来对王说:“我现在贫穷,被各种苦难逼迫。只希望仁慈的大王,特别关心我,放弃这个王位来帮助我;我将领导和管理,享受王的福气和快乐!”那时,菩萨会这样想:“所有的荣华富贵必将衰退,衰退时,不能再帮助众生。我现在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满足他们的意愿。”他这样想后,就施舍了,没有任何后悔。这就是外布施。

什么是内外布施?佛子们!这位菩萨如上所述,处于转轮王的位置,拥有七宝,统治四天下。有时,有人来对他说:“这个转轮王的位置,大王已经坐了很久,我从未得到过。请大王放弃它给我,还有大王的身体,成为我的臣仆!”那时,菩萨会这样想:“我的身体、财富和王位都是无常的,注定要衰败。我现在年轻力壮,拥有整个世界;乞求者现在在这里,应该用不坚固的东西来寻求坚固的法则。”他这样想后,就施舍了,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勤劳服务,心里没有任何后悔。这就是内外布施。

什么是一切布施?佛子们!这位菩萨也如上所述,处于转轮王的位置,拥有七宝,统治四天下。有时,有无数贫穷的人来到他面前,说:“大王的名声传遍十方,我们因仰慕而来。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有所求,希望大王普遍慈悲,让我们满足!”那时,这些穷人向大王索要,有的请求国土,有的请求妻子,有的请求手足、血肉、心肺、头目、骨髓和脑髓。菩萨那时,心里这样想:“所有的亲情和爱情终将分离,对众生没有任何帮助。我现在为了永远放弃贪爱,用这些必将分散的东西满足众生的愿望。”他这样想后,全部施舍了,心里没有后悔,也没有对众生产生厌恶或轻视。这就是一切布施。

什么是过去布施?这位菩萨听说过去的佛菩萨所有的功德,听到后不执着,理解它们不是真实的,不分别,不贪恋,不品味,也不寻求,没有任何依赖;看到法则如梦,没有坚固性;对所有善根,不认为是有,也不依赖;只是为了教化,吸引众生,成熟佛法,而进行讲解;又观察:“过去的所有法则,无论在十个方向如何寻找,都无法找到。”他这样想后,对过去的法则,最终全部放弃。这就是过去布施。

什么是未来布施?这位菩萨听说未来的佛所修行的,理解它们不是真实的,不取得它们的特征,不特别乐于往生到其他佛的国土,不品味,不执着,也不产生厌恶;不用善根回向到那里,也不从那里退步善根,总是勤奋修行,从未放弃;只是希望利用那个境界吸引众生,讲述真实,使他们成熟佛法;然而这个法则没有地点、没有无地点,不在里面、不在外面,不远、也不近。又这样想:“如果法则不是有,就不可能不放弃。”这就是未来布施。

什么是现在布施?这位菩萨听说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等,直到听说声闻、缘觉具备所有功德。听到后,他的心不迷惑、不沉没、不聚集、不分散,只看到所有行为如梦不真实,没有贪恋;为了让众生放弃恶劣的趣味,心里没有分别,修行菩萨道,成就佛法,而进行开示。这就是现在布施。

什么是究竟布施?佛子们!这位菩萨,即使有无数众生,或者没有眼睛、或者没有耳朵、或者没有鼻子舌头和手足,来到他那里,告诉菩萨:“我的身体不幸,所有的根都不完整。只希望仁慈的你,用好的方便,放弃你所拥有的,让我完整。”菩萨听到后,就施舍了;即使因此,经过无数劫,所有的根都不完整,也不会产生一丝后悔。只是自己观察身体,从最初进入胎中,不干净的微小形态,胞段所有的根,生老病死;又观察这个身体,没有任何真实,没有任何羞耻,不是圣贤的东西,肮脏不洁,骨头关节相互支撑,血肉涂抹,九个孔洞常流,人们厌恶和轻视。这样观察后,没有产生一丝贪恋的心。又这样想:“这个身体脆弱,没有任何坚固。我为什么现在还贪恋它?应该用它来施舍他们,满足他们的愿望。像我所做的,用这个来指导所有的众生,让他们对身心不产生贪恋,都能成就清净的智慧之身。”这就是究竟布施。这就是大菩萨的第六布施宝藏。

「佛子们!什么是大菩萨的智慧宝藏?这位菩萨对色(形态)、受(感受)、想(思维)、行(行为)、识(意识)的真相有真实的了解,知道它们的起源、消亡和导致消亡的道路;同样,对于无明(无知)和爱(贪爱)也是如此;对于声闻(听闻佛法而修行的人)、独觉(自行觉悟的人)、菩萨的法门和涅盘(解脱)也是如此。他如何了解呢?他知道所有行为都是由业力和因缘造成的,一切皆是虚假,没有实质,不是我,也不是坚固的,没有任何法则可以真正建立。他希望让众生了解这个实质,并广泛宣扬。他宣扬的是什么?他宣扬所有法则都是不可破坏的。为什么?因为所有法则都没有创造者、没有言语、没有地点、不生、不起、不给予、不取得、不动、不起作用。大菩萨通过少量的方便,理解了所有法则,自然而然地明了,不需要他人的启示。这个智慧的无尽宝藏有十种不可尽的原因,所以说是无尽的。哪十种?就是:广泛的知识、亲近良师、善于分辨语句的意义、深入法界、以统一的智慧装饰、聚集所有福德而不疲倦、进入所有陀罗尼(密语)之门、能够分辨所有众生的语言和声音、能够解决所有众生的疑惑、为所有众生展示所有佛的神力,教导、调伏,使他们修行不断;这就是十种。这就是大菩萨的第七智慧宝藏。安住这个宝藏的人,拥有无尽的智慧,能够普遍启发所有众生。

「佛子们!什么是大菩萨的念记宝藏?这位菩萨放弃了愚昧和迷惑,得到了完整的念记,回忆过去一生、两生,直到无数生、无量的劫数,无论是好是坏,甚至是无法计数、无法称量、无法思考、无法测量、无法言说、无法言说的次数;回忆一佛的名号,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回忆一佛出现并给予预言,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回忆一佛出现并讲述经文,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就像经文一样,其他所有佛教文学也是如此;回忆一次集会,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回忆演绎一次法则,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回忆一种根的不同性质,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回忆一种根的无量不同性质,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回忆一种烦恼的不同性质,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回忆一种禅定的不同性质,直到无法言说的次数。这个念记有十种,就是:寂静的念记、清净的念记、不混浊的念记、明亮清晰的念记、远离尘埃的念记、远离各种尘埃的念记、无垢的念记、发光的念记、令人喜爱的念记、无障碍的念记。当菩萨安住在这种念记时,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扰乱他,所有的异端邪说都不能动摇他,前世的良好根基都变得纯净,对世俗法则没有任何执着,所有的魔障和外道都不能破坏他,转世再生没有任何遗忘;过去、现在、未来的讲法是无尽的;在所有世界中,与众生同住,没有任何过错;进入所有佛的集会和道场没有任何障碍,所有佛的地方都能亲近。这就是大菩萨的第八念记宝藏。

「佛子们!什么是大菩萨的持有宝藏?这位菩萨持有所有佛陀所说的经文,对文字、句式、意义和理论没有遗忘;从一生持有到无数生,持有一佛的名号到无数佛的名号;持有一个劫数到无数劫数;持有一佛的预言到无数佛的预言;持有一部经文到无数经文;持有一次集会到无数集会;演绎一种法门到无数法门;持有一种根的不同性质到无数根的不同性质;持有一种烦恼的不同性质到无数烦恼的不同性质;持有一种禅定的不同性质到无数禅定的不同性质。佛子们!这个持有宝藏无边无际,难以填满,难以到达其底部,难以亲近,无人能够征服,无量无尽,具有巨大的力量,是佛的境界,只有佛能完全理解。这就是大菩萨的第九持有宝藏。

「佛子们!什么是大菩萨的辩论宝藏?这位菩萨具有深刻的智慧,了解事物的真相,广泛地为众生讲解各种法门,不违背所有佛陀的经典;讲解一种法门到无数法门;讲解一佛的名号到无数佛的名号;这样,讲解一个世界,一佛的预言,一部经文,一次集会,演绎一种法门,一种根的无量性质,一种烦恼的无量性质,一种禅定的无量性质,到无数禅定的无量性质;或者一天讲解,或者半个月、一个月讲解,或者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讲解,或者一个劫数、一百个劫数、一千个劫数、一万个劫数讲解,或者无数劫数讲解。劫数可以结束,但一个字、一句话的意义和理论是难以结束的。为什么?因为这个菩萨成就了十种无尽的宝藏。成就这些宝藏后,能够掌握所有法门的密语,现在就在眼前,有百万阿僧只的密语作为随从;得到这些密语后,以法的光明,广泛地为众生讲解法门。讲解法的时候,用宽广的舌头发出美妙的声音,充满所有方向的世界;根据他们的根基,使他们完全满足,心生欢喜,消除所有烦恼的污染。善于使用所有声音、语言、文字、辩论技巧,使所有众生佛的种子不断,净化的心持续,也用法的光明来讲解法门,无穷无尽,不感到疲倦。为什么?因为这个菩萨成就了遍及虚空、遍及法界的无边身体。这就是大菩萨的第十辩论宝藏。这个宝藏无穷无尽、无分割、无间隔、无断裂、无变化、无障碍、无退转,非常深奥,难以进入,普遍进入所有佛法之门。

「佛子们!这十种无尽的宝藏,有十种无尽的法门,使所有菩萨最终实现无上菩提。哪十种?为了利益所有众生,以本来的愿望做好回向,所有劫数不间断,遍及虚空界的心无限开悟,回向有为而不执着,一念的境界所有法门无尽,大愿心无变化,善于吸收所有密语,所有佛陀所护念,了解所有法门都像幻象。这就是十种无尽的法门,能使所有世间的工作,最终实现无尽的大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