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独觉亦复然,为利众生发大心。(声闻和独觉也是如此,为了利益众生发起广大的心。)
精勤持戒常柔忍,惭愧福智皆具足,(勤奋地持守戒律,常常柔和忍耐,具备惭愧、福德和智慧,)
志求佛智修广慧,愿得十力发大心。(立志寻求佛的智慧,修行广大的智慧,希望获得十力发起大心。)
三世诸佛咸供养,一切国土悉严净,(供养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佛陀,使所有国土都庄严清净,)
了知诸法皆平等,为利众生发大心。(了解所有法本质上的平等,为了利益众生发起大心。)
住于初地生是心,永离众恶常欢喜,(安住在第一地生出这样的心,永远远离所有恶行,常常感到欢喜,)
愿力广修诸善法,以悲愍故入后位。(因愿力广大修行各种善法,出于悲愍而进入更高的地位。)
戒闻具足念众生,涤除垢秽心明洁,(戒律和听闻都具备,心中常怀众生,清除垢秽,使心明亮纯洁,)
观察世间三毒火,广大解者趣三地。(观察世间的贪、嗔、痴三毒之火,广大解脱的人进入第三地。)
三有一切皆无常,如箭入身苦炽然,(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一切皆无常,就像箭射入身体一样痛苦炽热,)
厌离有为求佛法,广大智人趣焰地。(厌离有为法,寻求佛法,广大智慧的人进入焰慧地。)
念慧具足得道智,供养百千无量佛,(正念和智慧都具备,得到道的智慧,供养无数佛陀,)
常观最胜诸功德,斯人趣入难胜地。(常常观察最胜的功德,这样的人进入难胜地。)
智慧方便善观察,种种示现救众生,(智慧和方便善于观察,以种种方式示现来救度众生,)
复供十力无上尊,趣入无生现前地。(再次供养具有十力的无上尊者,进入无生现前地。)
世所难知而能知,不受于我离有无,(世间难以知晓的却能知晓,不执着于我,离开有和无,)
法性本寂随缘转,得此微妙向七地。(法的本性本来寂静,随着因缘而转变,得到这微妙的进入第七地。)
智慧方便心广大,难行难伏难了知,(智慧和方便心广大,难以修行、难以降伏、难以了解,)
虽证寂灭勤修习,能趣如空不动地。(虽然证实了寂灭,但勤奋修行,能够进入如虚空般不动的地。)
佛劝令从寂灭起,广修种种诸智业,(佛陀劝导从寂灭中起来,广泛修行各种智慧的事业,)
具十自在观世间,以此而升善慧地。(具备十种自在观察世间,因此而上升到善慧地。)
以微妙智观众生,心行业惑等稠林,(用微妙的智慧观察众生,心行和业力的迷惑如同密林,)
为欲化其令趣道,演说诸佛胜义藏。(为了转化他们,使他们走向道,演说所有佛陀的胜义宝藏。)
次第修行具众善,乃至九地集福慧,(依次修行具备所有善行,甚至在第九地聚集福德和智慧,)
常求诸佛最上法,得佛智水灌其顶。(常常寻求佛陀最上的法门,得到佛智慧之水的灌顶。)
获得无数诸三昧,亦善了知其作业,(获得无数各种三昧,也善于了解其作业,)
最后三昧名受职,住广大境恒不动。(最后的三昧称为受职,安住在广大的境界中永远不动。)
菩萨得此三昧时,大宝莲华忽然现,(菩萨得到这个三昧时,大宝莲华忽然出现,)
身量称彼于中坐,佛子围绕同观察。(身体的大小与莲华相称,坐在其中,佛子们围绕一同观察。)
放大光明百千亿,灭除一切众生苦,(放出广大的光明,百千亿,消灭所有众生的苦难,)
复于顶上放光明,普入十方诸佛会,(再在头顶上放出光明,普遍进入十方所有佛陀的集会,)
悉住空中作光网,供养佛已从足入;(全都住在虚空中,作出光网,供养佛陀后从足部进入;)
即时诸佛悉了知,今此佛子登职位。(立刻所有佛陀都完全知晓,现在这位佛子登上了职位。)
十方菩萨来观察,受职大士舒光照;(十方的菩萨来观察,受职的大士舒展光照;)
诸佛眉间亦放光,普照而来从顶入。(所有佛陀的眉间也放出光明,普遍照耀而来,从顶部进入。)
十方世界咸震动,一切地狱苦消灭;(十方世界全都震动,所有地狱的苦难都被消灭;)
是时诸佛与其职,如转轮王第一子。(那时所有佛陀都给予职位,如转轮王的长子。)
若蒙诸佛与灌顶,是则名登法云地,(如果得到所有佛陀的灌顶,这就称为登上法云地,)
智慧增长无有边,开悟一切诸世间。(智慧增长没有边界,开悟所有世间。)
欲界色界无色界,法界世界众生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法界、世界、众生界,)
有数无数及虚空,如是一切咸通达。(有数量、无数量以及虚空,像这样一切都完全通达。)
一切化用大威力,诸佛加持微细智,(一切变化使用大威力,所有佛陀加持微细的智慧,)
秘密劫数毛道等,皆能如实而观察。(秘密的劫数、毛孔等,都能如实观察。)
受生舍俗成正道,转妙法轮入涅盘,(受生、舍弃世俗、成就正道,转动妙法轮、进入涅盘,)
乃至寂灭解脱法,及所未说皆能了。(甚至寂灭、解脱的法门,以及未说的都能了解。)
菩萨住此法云地,具足念力持佛法,(菩萨安住在此法云地,具备充足的念力,持有佛法,)
譬如大海受龙雨,此地受法亦复然。(比如大海接受龙王的雨水,这地接受法门也是如此。)
十方无量诸众生,悉得闻持持佛法,(十方无量的众生,全都得以听闻并持有佛法,)
于一佛所所闻法,过于彼数无有量。(在一位佛陀那里所听闻的法门,超过那个数目,无量无边。)
以昔智愿威神力,一念普遍十方土,(凭借往昔的智慧、愿望和威神力,一念之间普遍到达十方国土,)
霔甘露雨灭烦恼,是故佛说名法云。(降下甘露之雨,消灭烦恼,因此佛陀说这叫法云。)
神通示现遍十方,超出人天世间境,(神通示现遍及十方,超出人间和天上的世界境界,)
复过是数无量亿,世智思惟必迷闷。(再超过这个数目无量亿,世间的智慧思考必定迷惑。)
一举足量智功德,乃至九地不能知,(一抬足量的智能功德,甚至第九地也不能知晓,)
何况一切诸众生,及以声闻辟支佛。(何况所有的众生,以及声闻和辟支佛。)
此地菩萨供养佛,十方国土悉周遍,(这地的菩萨供养佛陀,十方的国土全都遍及,)
亦供现前诸圣众,具足庄严佛功德。(也供养当前的所有圣众,具备充足的庄严佛功德。)
住于此地复为说,三世法界无碍智,(安住在此地再为众生说法,三世法界无碍的智慧,)
众生国土悉亦然,乃至一切佛功德。(众生和国土也都是如此,甚至所有佛陀的功德。)
此地菩萨智光明,能示众生正法路,(这地的菩萨智慧光明,能向众生指示正确的法门之路,)
自在天光除世暗,此光灭暗亦如是。(自在天的光消除世间的黑暗,这光消灭黑暗也是如此。)
住此多作三界王,善能演说三乘法,(安住此地的菩萨多作三界的王,善于演说三乘法门,)
无量三昧一念得,所见诸佛亦如是。(无量的三昧在一念之间得到,所见的所有佛陀也是如此。)
此地我今已略说,若欲广说不可尽。(这地我现在已经简略地说了,如果想要广泛地说,那是说不尽的。)
如是诸地佛智中,如十山王嶷然住。(像这样的诸地在佛智中,如同十座山王巍然屹立。)
初地艺业不可尽,譬如雪山集众药;(第一地的技艺和事业是无尽的,比如雪山聚集各种药材;)
二地戒闻如香山;三地功德四专一;(第二地的戒律和听闻如香山;第三地的功德,第四地的专一;)
五地微妙六甚深;七广大慧八庄严;(第五地的微妙,第六地的深奥;第七地的广大智慧,第八地的庄严;)
九地思量微妙义,出过一切世间道;(第九地的思考微妙的意义,超越了所有世间的道路;)
十地受持诸佛法,如是行海无尽竭。(第十地接受并持有所有佛法,像这样的行持如同无尽的海洋。)
十行超世发心初,持戒第二禅第三,(十行超越世间,发起心是第一,持戒是第二,禅定是第三,)
行净第四成就五,缘生第六贯穿七,(行为清净是第四,成就第五,缘生是第六,贯穿第七,)
第八置在金刚幢,第九观察众稠林,(第八放在金刚幢,第九观察众多的密林,)
第十灌顶随王意,如是德宝渐清净。(第十灌顶随王意,像这样的德宝逐渐清净。)
十方国土碎为尘,可于一念知其数,(十方的国土碎为微尘,可以在一念之间知道其数目,)
毫末度空可知量,亿劫说此不可尽。”(毫末度量虚空可知其量,亿劫说这个也是说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