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自我(中我)是我们进行思考的层面,它具有自我认同感与人我分别感。
中我认知的时间和空间是线性的,这种特性使我们能够规划未来和回顾过去。
例如,我们能够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回顾过去的经历来学习和成长。
同时,中我能够转译来自高我和低我的信息,并以线性和逻辑的方式传递信息。
这意味着我们能够理解并整合内在的直觉和情感,以及外在的事实和数据。
中我为物体、动物、人和抽象概念命名和贴标签,这是理解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命名,我们能够识别和分类周围的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例如,我们给动物和植物命名,以便我们能够识别它们,并了解它们在我们的环境中的角色。
中我是理解语言的灵魂,能够用口语、心智和文字与他人、动物、大自然的各层面及灵界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能力使我们能够建立关系,分享知识,并传递文化。
例如,我们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写作来记录我们的历史和经验。
中我让我们能够以巫师的身份述说自己的实相,并以密契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的身份深入理解事物。
这意味着我们能够通过自我表达和探索来发现和理解更深层次的真理。
例如,艺术家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实相,哲学家通过思考来探索存在的意义。
当一个孩子出生时,他的中我就被创造出来了。
在他诞生时,就被铭印了那一刻的星象信息,这些信息影响并定义了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生课题、优势所在和人格特征。
例如,一个孩子的出生星象可能会影响他的性格和命运。
中我就是正在灵性进展中身为人类的我们。
当中我自身失去平衡时,我们要不是说得太多而听得不够,就是太过沉默而自我表达得不够。
中我可以说既是说者,也是听者。
我们有可能不确定或不能说出我们的真相。
但另一方面,我们可能过度拘泥于自己对真理的教条观念,无法跳脱框架去观察或思考,也无法理解其他的观点和信念。
所以,中我会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自我挣扎。
它不允许矛盾存在,但在调解矛盾时又可能有问题。
当中我与高我不一致时,可能很难将他人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也可能难以连结与神性相关的概念。
这可能导致存在主义、虚无主义或坚定的无神论(不是指不可知无神论),在此情形下,我们太过专注于心智能力,而无法感知更高的灵性能量或目的。
我们也可能与现实的互联网络失去连结,观察事情容易见树不见林。
当中我与低我不同调时,我们依赖的是逻辑而非情感,我们会压抑自我,与自己的感觉分离。
我们可能变得过度务实,凡事着重于谨慎和实用,而忽视了玩乐、想象和纵情享受。
例如,一个过于依赖逻辑的人可能会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导致内心的空虚和不满。
在心理学上,与中我的层次最接近的是自我(ego)。
虽然中我不等于自我本身,但自我是中我的一部分,了解自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我是什么。
例如,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在现代的精神教育中,与自我有关的概念有些混乱。
当大多数人在谴责他们所谓的“自我”时,他们真正谴责的其实是“自我膨胀”,那是一种夸大自我的重要性、优越感或傲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