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较低自我(低我)等相关心理学资料记载(1 / 2)

巫师手札 树篱女巫 2865 字 4个月前

较低自我(低我)是你本身的一面,它感觉并连结我们的身体、情感和能量环境。

这个概念在心理学和灵性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如何感知和反应于周围的世界。

低我作为一种原始意识,它的存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永远只停留在此时此地。

这种特性使得低我倾向于固守过往的情感和能量,仿佛那些经历是当下正在发生的。

这种倾向在一些巫术传统中被形象地称为“粘尘人”(Sticky one),暗示低我像海绵一样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但同时也可能因此变得混乱。

低我尚未发展出语言能力,它的沟通方式更像是尚未学会说话的孩子或试图传递信息的动物。

它通过感觉、渴望和期望来表达自己。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低我通常被描述为兽性的、原始的、孩子般的、本能的、性欲的。

这些特质反映了低我与我们的祖先之间的深厚联系,它们主要由血肉之躯构成,通过“血脉之河”(the River of blood)在我们代代之间传递,形成了一个不间断的血统。

因此,祖先的智慧以进化的本能和祖传知识的形式流传给我们,如果我们愿意,就能顺应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当我们去世后,低我与祖先融合,我们用这一世的化身所累积的知识和疗愈来回报祖先的这个恩赐。

这就是祖先首先选择结合高我的原因。

低我不仅是人类灵性进化的起点,也是我们祖先和祖先的恩赐。

在灵力方面,低我会评估其环境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我。

中我将身体感觉、情绪感受、本能、直觉和预感转译为思想和语言。

当低我和中我调谐时,它们会进行对话,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直觉。

我们凭直觉了解有关自己、他人、情境、环境和可能途径的信息,却不知道逻辑上的原因。

心理学上,与低我的层次最接近的是本我。

虽然低我不是本我,但本我是低我的一部分。

了解本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低我。

本我是我们冲动、原始、好斗和性本能的一部分,包含我们由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所有生物组成。

刚出生的孩子都是本我,随后才发展出一个自我和一个超我。

正如人类魂灵进化的过程是由我们所从来的低我、我们所是的中我、以及我们将进化的高我所组成的一样。

本我追求享乐和诱导焦虑,以逃避不愉快的感觉和痛苦。

这种追求享乐的倾向可能导致行为上的冲动和缺乏自制力,而焦虑则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无法接受。

内在小孩是我们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通常与低我紧密相连。

将低我看作内在小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爱玩和追求愉快体验的特质。

在探索想象力和沉浸通灵的角色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发掘内在小孩和低我的部分。

低我是我们做梦和想象的部分,它完全是非逻辑性的,因此是不受制约的。

这种特质使得低我最容易与高我连结,而中我则将它们交织在一起以理解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直觉(即低我的现象)和灵力(即高我的现象)两者会倾向于模糊界线而彼此交缠。

当低我本身失去平衡时,我们可能会变得过于耽溺自我、缺乏约束力、容易有上瘾和不良习惯的问题;

或者反过来,不许自己享有愉快的体验,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否认我们的身体想要生存的渴望。

低我要面对的挑战是纪律,它要找出适当的控制水平来使我们在获得欲望满足的同时,又不让我们的恶习最终摧毁我们的生活。

弗洛伊德把本我比喻为一匹马,把自我比喻为骑士,所以面对低我的挑战的方法就是训练野马但不至于虐待它。

当低我失去与中我的平衡时,我们会对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失去意识,否认自己存在的完整性,进而产生阴影的问题。

中我会将我们不想拥有或不想承认的经验、情感和我们本身的某些方面剔除,但低我始终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分析心理学派称此为阴影,并将这些经验和特征统称为阴影自我(the Shadow Self)。

影自我是被自我的意识之光所排斥的东西,它会被推回心灵的阴暗角落,在那里它虽然没被看见却一直存在。

然而,阴影自我仍然是我们本身的一部分,我们越忽视它,它就越努力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及回到我们有意识的头脑中。

它用无意识的行为和对他人的投射当作其表达方式。

低我和中我不调谐的另一个挑战是,我们可能变得太过天真而容易受骗,因此欠缺识别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当低我与高我不一致时,我们会变成凶残的恶人,成为人类最坏的典型。

高我具有一个明辨是非的精神道德罗盘。

就某种意义来说,当低我与高我不同调时,我们的野性会变得太强,在“战斗或逃跑”的行为会更快摧毁和在探索人类心灵的深处。

低我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停留在当下,这种特性使它倾向于固守过往的情感和能量。

荣格的阴影理论指出,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自己想要否认的部分自我。

如果我们认为自我就是我们看到的光明面,那么阴影自我就是存在于心灵中被自我所拒绝的一切。

解决阴影自我的问题需要通过内省来诚实地看待自己。

在巫术的仙灵传统中,阴影自我被认为是我们自身的向外投射,有时被称为影子恋人或影子孪生子。

巫术是在看似不同的两极之间的一条蜿蜒之路,也是一条炼金术的精炼之道,它将这些对立的层面结合成为整体。

所谓的两极法则,意指所有事物都有正反两极的对立面。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男性就有女性,有热就有冷。

但是极性的概念只有透过下一个法则才能完全被理解,亦即律动法则。

律动法则指出,一切事物都是在两极之间不断变化的振动频谱。性别角色是一个频谱,光明、黑暗和温度也都是。

自我附体,这个概念在心理学和灵性实践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涉及到完全体现并与你的一个或多个魂灵调谐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将自我附体比作一个居住在我们身体这座“建筑物”中的过程。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栋房子,而我们的自我则是这栋房子中的居住者。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像对待鬼屋那样对待我们的身体,让未知的各个层面任意游荡和制造混乱。

这种态度可能导致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内在自我缺乏了解和尊重,从而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混乱。

然而,我们也可以选择将我们的身体当作一座圣殿,尊敬它并与住在殿中的各个层面的自我建立个人关系。

这种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我们可以通过祈求或召唤我们自我的那个层面来获得这种关系,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呼吸练习等方式,与我们内在的自我建立联系,并与之调谐。

这种调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情感和思想,并使我们能够使用内在自我的能量。

自我附体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当我们与内在的自我建立联系时,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例如,当我们面临压力和困难时,我们可以通过自我附体来获得更多的内在力量和勇气,以克服困难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与阴影自我对话】

莎拉·林恩·鲍曼(Sarah Lynne bowman)博士首先向我介绍了卡尔·荣格的作品和阴影自我的概念。

莎拉是一位学者、作家、教授,也是一个非常有灵性的人。

以下是她根据她在神秘学院对朱玛娜·索菲亚(Jumana Sophia)的神圣女性冥想,以及荣格和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的开创性工作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仪式。

她提供的这个仪式可以帮助寻道者触及他们阴影自我的层面,与它们调谐、建立对话,转化并整合它们。

此仪式的目的是帮助个人消除他们阴影层面中的羞愧感,将它们视为盟友,发现它们内在的核心需求,并找出将阴影自我与日常生活整合和平衡的最好方式。

因此,这种做法认为阴影自我的整合是促进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重要途径。

我建议在开始这个仪式之前,先进行召请低我。

找一个你觉得舒适的地方,保持醒觉而不受干扰。

根据你需要的坐下或躺下。深呼吸几次。

吸气时,专注于把自己分散到世界各地的能量召请回来,收回到你的核心。

吐气时,放松你的脊椎,让它毫不费力地支持着你。

当你感觉自己的能量已经回归你的核心时,扫描一下你的情绪自我。

你有什么感觉呢?你平静吗?你有感觉到譬如:焦虑、恐惧、愤怒、激动等任何干扰吗?

注意这些情绪,以及它们在你体内的位置,但不需要去改变它们。

如果你有一个特别想要处理的阴影面,把它带到心里。

你可能会发现那个阴影面早已存在你的情绪体中,表现出焦虑、愤怒或恐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