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炼金术的起源与发展(1 / 2)

巫师手札 树篱女巫 1610 字 4个月前

一、炼金术的历史概述

起源:

炼金术一词源自阿拉伯语“al-khemia”,意为“源自埃及(Khem)的黑土地”。

这门技艺也被称为“黑之技艺”,象征着炼金术士在黑暗中秘密修炼的方式。

埃及炼金术时期:

有学者推测,埃及炼金术的繁荣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五千年至公元前三百五十年。

希腊炼金术时期:

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32年来到埃及;

开启了希腊炼金术时期,直至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入侵。

阿拉伯炼金术的兴起:

阿拉伯炼金术在接下来的五百年里蓬勃发展;

直至约公元1200年,炼金术在欧洲达到全盛时期。

托特神与炼金术:

托特神代表心智的原型,是人类洞见和灵感的源泉。

埃及的厄伯斯莎草文献记载了托特神作为人类向导的形象。

赫尔莫波里斯城的宗教融合:

希腊化时期,赫尔莫波里斯城将希腊神赫密士与埃及神托特视为同一神只进行崇拜。

赫密士文献与哲学:

赫密士文献与“三倍无上伟大的赫密士”的教导有关,影响了哲学、宗教、炼金术和魔法领域。

亚历山卓大图书馆:

公元前305年,该图书馆成为吸引世界各地学者的中心,收藏了超过四十万幅卷轴。

图书馆的灾难:

公元前48年,亚历山卓大图书馆因托勒密十三世与克丽奥佩脱拉之间的权力斗争而遭受火灾。

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于公元295年下令销毁所有在埃及的炼金术手抄本。

炼金术文献的流失与保存:

公元391年,基督信徒攻击神殿,摧毁卷轴。

公元415年,另一间神殿图书馆被摧毁,最后一名图书馆员海佩夏被控诉并处死。

黑暗时期与炼金术的幸存:

从罗马帝国衰亡(公元476年)到第二千禧年的开始(公元1000年);

智性成长停滞,但炼金术与赫密士教导在阿拉伯诸国幸存。

炼金术在欧洲的复苏:

阿拉伯人于公元711年占领西班牙;

伊斯兰教统治者的包容态度使得西班牙成为思想自由的天堂。

公元1100年,炼金术及赫密士教导的拉丁文译本传遍欧洲,炼金术在欧洲再次兴盛。

二、《翠绿石板》与赫密士哲学

文献传播:

阿拉伯人将赫密士哲学文献,包括《翠绿石板》,从亚里山卓带至西班牙。

核心文献:

《翠绿石板》作为赫密士哲学的精髓,对欧洲炼金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炼金术士的崇敬:

炼金术士们珍视《翠绿石板》,常将其置于显眼之处,以便于随时参阅。

转变方程式:

他们相信《翠绿石板》中隐藏着能够转变事物的神秘力量。

《翠绿石板》:炼金术与宇宙智慧的精髓:

《翠绿石板》是炼金术文献中的一块基石;

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宇宙的运作原则和炼金术的哲学基础。

真理的宣言:

即宣称其内容为“确切十足的真理”,奠定了其权威性和不容置疑的地位。

对应原理:

《翠绿石板》描述了宇宙中“上”与“下”的对应关系;

暗示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之间的相互映射和联系。

宇宙的统一性:

通过“一”的概念,表明所有事物的起源和本质是统一的,体现了宇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宇宙元素的象征:

太阳和月亮分别象征父亲和母亲;

风和大地则代表孕育和滋养的力量;

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创生元素。

物质与精神的转化:

《翠绿石板》描述了物质世界中的事物通过内在力量的淬炼和转变;

达到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完善。

智慧的实践:

《翠绿石板》强调通过智慧和细致的操作;

可以从粗糙的物质中提炼出精华,实现物质到精神的转化。

宇宙循环与力量融合:

物质和能量在天堂与尘世间的循环,

象征着宇宙中“上”与“下”力量的融合和统一。

赫密士的智慧与成就:

赫密士,作为智慧的化身;

通过对宇宙三个层次——现实、心智与灵性的深刻理解,获得了“三倍无上”的称号。

《赫密士文集》与《神圣心智》:

这些文献深入探讨了宇宙的垂直轴,即灵与物质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

炼金术的四元素操作:

火、水、风、地与炼金术中的煅烧、溶解、分离和结合过程相对应;

体现了元素转化的基本原则。

灵性领域的探索:

通过发酵和蒸馏的过程,物质可以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灵性存在;

这是炼金术追求的最终目标。

第五元素的创造:

第五元素象征着完美的状态;

是物质与精神结合的最高境界。

一体适用的模式:

这些过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是炼金术士在追求魔法伟业时遵循的方程式和模式。

赫密士的称号与成就:

“三倍无上伟大的赫密士”这一称号体现了他在现实、心智与灵性三个层次上的存在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