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那么的详尽,也不是百分百准确。
但却给手术堂的医师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医学大门。
《青囊经》上记载的麻沸散,确实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难怪华佗老祖当年敢说用开颅术帮曹操治病。
可惜他高估了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
生性多疑的他不可能相信这等天方夜谭般的治疗手段。
一代神医。
不但因此丢了性命,一身所学也断了传承。
外科手术从此停滞发展,华夏医学由此蒙受巨大损失。
“回陛下,手术堂医师已有百余人。”
“每天用动物进行开腹,切除,缝合,截肢等相关练习……”
灭陈之战时。
有数十名手术堂的医师随军前往,解剖了大量尸体。
对于人体结构,有了最直观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嗯,抓紧大蒜素和青霉素的研发,届时,进行外科手术就没后顾之忧了。”
外科手术最大的风险并不在手术本身,而是术后伤口感染。
单凭酒精消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抗生素药物。
宇文衍早就把培养大蒜素、青霉素的方法给了甄权。
并让玻璃工坊吹制出各种医学器皿。
在太医署打造了一间相对标准的无尘、无菌实验室。
“臣谨遵圣命!”
“实验室医师依照您提供的方法,进行了大量实验。”
“大蒜素已经有了,正在进行药效检验,青霉素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培养、提取青霉素的技术难度并不高。
只是条件苛刻,过程相对繁琐,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反观获取大蒜素就要简单许多。
只要把大蒜捣烂成泥,静置半个时辰,而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黄色液体就是大蒜素。
大蒜素和青霉素一样具备消炎、抗菌的作用,只不过药效没后者那么强。
不过大蒜素获取简单,可外用和口服,不用担心过敏。
放在当下,是最适合的一种抗菌药物。
但青霉素的研制还是得进行,如果能成功那就最好了。
毕竟,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大蒜素并不能完全取代青霉素。
“大蒜素获取成功了啊。”
“很好,那以后遇到难产和急性肠痈的病例,可以尝试剖腹产和盲肠摘除手术了……”
太医署能够获得大蒜素,宇文衍一点也不奇怪。
这就和香水工坊蒸馏香精如出一辙,并没有什么难度。
当初宇文衍让太医署设立手术堂,主要是冲着剖腹产去的。
在这个时代,一旦孕妇难产,往往就是一尸两命。
急于增加大周人口的小皇帝非常希望能够实现后世的剖腹产手术。
这样不但能拯救母婴生命,也可以说挽救了一个家庭。
而急性阑尾炎也是会要人命的。
一旦发病,药石不灵,几天内就可能性命不保。
如果能够完成这两种手术,便可活人无数,利国利民,功德无量。
“是,陛下!”
甄权也是两眼放光,眸中尽是期待之色。
作为传统医者,小皇帝谈论的很多医药理论给他带来巨大冲击。
他不明白陛下是如何知晓这些的。
但仔细揣摩后,让其豁然开朗,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医者仁心。
如果这两大手术真能成功。
将是对开创外科手术之道的华佗前辈最好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