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江南的发展(2 / 2)

七艘宝船都各自配备了数十艘海船组成船队。

不断地出海试航,沿途进行相应的贸易活动。

其中。

宇文衍调派了两支船队给商业司的华夏商行。

每一支船队都有“天文地理馆”的人员参与其中。

航行中,利用航海钟、牵星板、过洋牵星术指导航向,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并对沿途港口,岛屿,礁盘进行经纬测量,命名记录。

江北道刺史司马消难作为当朝国丈,对于小皇帝看重的造船事业极为上心。

扬州港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开发,已经成了大周当下规模最大,最繁华的港口。

此时。

港口人山人海,水面上两艘威武雄伟的宝船鹤立鸡群,格外显眼。

被判处流放的那些南陈官员,及其家眷千余人。

另外,还有一些自愿前往的商贾、流民,合计两三千人。

将随此次试航船队,前往倭国北部张须陀经营的汉至平原。

“扬帆!”

“启航!”

随着司马消难的一声令下。

港口号角长鸣,鞭炮炸响,锣鼓声声。

海船上的船工,随行人员,与岸上的人们挥手道别。

福建道。

总管于仲文坐镇,陈朝旧将鲁广达为刺史。

泉州港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炼铁高炉,以及造船工坊也已开工数月。

鲁广达配合于仲文开始筹备组建海军。

山东道总管周罗睺,岭南道总管来护儿也接到了组建海军的任务。

……

对于皇帝花重金组建海军,朝中反对的声音可不少。

认为南北统一,天下太平,打造海军完全是穷兵黜武。

好在三省六部大佬都是小皇帝的嫡系,那些反对的官员也不敢太放肆。

古代的很多官员,特别是文官,根本就没有国防安全的概念。

他们大多出身诗书传家的世家豪门。

为了争权夺利,站在为国为民的道德制高点,想方设法地打击武将,扬文抑武。

就像刚刚覆灭的陈朝,就是被一群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文人给玩死的。

时下大周的情况还算好些,以关陇贵族为主的很多官员都是文武兼修。

上马能够驰骋疆场,下马也能治理一方。

宇文衍不做独裁皇帝,允许朝堂中不同的声音。

你可以反对,可以劝谏,若有足够的理由,他也乐意听取谏言。

但如果妄想以“善谏”、“敢谏”粉饰官声,名留青史,小皇帝也懒得理会。

真正了解皇帝的大佬都很清楚,陛下青睐干实事的官员。

不喜臣子善钻营、玩虚头巴脑的那一套。

宇文衍组建海军,意义深远。

除了巩固海疆,打击海盗,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的通畅。

主要目的还是远洋航行,开疆拓土,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

当然,

解决流求岛上的叛乱势力也是目的之一。

只不过小皇帝并没有急着发兵讨伐。

在统一的中原王朝面前。

区区一个海岛势力,永远都翻不起大浪来。

宇文衍之所以暂时不管不顾,自然有他的考虑。

流求岛孤悬海外,开发程度不高。

杨氏叛党携万众逃窜至此,建立伪政权。

正好让他们好好经营一番。

不论流求如何发展,

始终是天朝嘴边的一块肉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