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兄别来无恙!”来人朝刘定边行礼。
“郡公爷,这可是稀罕物。”方选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发现刘铎中等身材,相貌周正,一副老实人的模样,而旁边跟随的年轻人,也是一副地主家傻儿子的模样,一看就是刘铎那不成器的好大儿。
从外貌就能判断出来,这俩就不是能斗过黄信的人。
刘定边与之见礼,并将人请到上座。
双方寒暄几句,刘定边给对方介绍了方选。
刘铎急忙起身行礼:“久闻雷神爷大名,失敬!”
堂堂公爵,给自己行礼,还这么客气,这一下搞得方选有点不好意思了,急忙回礼。
之后又是一通商业互吹,方选奉承刘铎镇守北疆,保家国平安,乃是世间少有的大英雄。刘铎也说方选为国除奸,立下不世之功,乃是国之栋梁。
互相捧了半天,刘铎才说明来意。
原来黄信被除后,国君第一时间就给北海郡去信,请刘铎进京商议大事。
刘铎收到消息后,也是快马加鞭,跑死了十多匹快马,才从北海赶过来。
“跑死马,有这么夸张吗?”方选在心里嘀咕。
随即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地图的画面,北海郡的纬度比泾阳要高出至少八百里路,是大西国北疆的一块突出部。从北海郡治到京师,比黄土城到京师还要远,轻装赶过来只花了一天,那确实得跑死几匹马。
思忖间,就听刘铎询问,国君急召他进京,是不是要对外用兵了。
由于他要等明天才能见到国君,所以提前来找刘定边了解一下,也好早做准备。
“确实如此。”刘定边点头,说了现今的情况,表示只等和越国使者谈妥,就会对外动兵。
刘铎闻言,点头表示知晓,随后才命人将带来的礼物奉上。
他这一趟来,表面上看是了解信息,其实是给刘定边送礼。黄信被除以后,奋威侯就成了国君面前的红人,饶是他北海郡公,也得搞好关系。
对于这些人情世故,众人都是心知肚明,于是又喝了几盏热茶,约定明天在奋威侯府设宴,到时候再继续叙旧。
此时时间已经到下半夜,刘铎自知时候不早,便告辞离去。
刘定边和刘腾飞也都回房歇息,方选自行回了西苑,才进门,见偏房里亮起灯,范齐探出头来。
“还没睡是吧。”方选说道,“正好,过来给我写奏书。”
之后拉着范齐,自己口述,让他代笔,以刘定边的口吻,写下了整个战略规划。
写完已经快四更,急忙躺下睡觉。
没睡多久,天就亮了,只好起来洗漱,简单吃了早饭,跟随刘定边父子去上朝。
依旧是那一套流程,黄门郎唱赞,众臣启奏商议。
等差不多时,刘定边拿着战略规划的奏疏递了上去。
这种属于军事机密,自然不能当众朗诵,而是国君亲自过目,看完之后,连连称赞,随即便宣布其余大臣退朝,留下夏雷霆、刘闵、刘定边、刘铎、方选几人,到偏殿议事。
落座后,国君便说明,请刘铎回来,一方面是重新召他入朝,另一方面是他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此次用兵必定得让他把关。
说着就将手里的奏疏递给刘铎,让他看着给意见。
刘铎一目十行看完,之后也是点头赞叹,连声说规划合理,没有疏漏之处。
刘定边听了,脸上浮现笑意。
刘铎手下带甲十万,面对氐、匈两军进犯,虽然没讨到什么便宜,但也没吃过大亏,有多年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能得到他的夸奖,属实不易。
“不知谈判之事如何了?”方选问道。
如今国君亲政,急需做出成绩证明自己,奈何谈判没有进展。方选看出他的忧虑,所以主动询问,目的是把谈判的事情揽过来,好尽快谈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