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时代大势(2 / 2)

黄山云隐录 天涯逢缘 550 字 2个月前

汉宣帝用“霸王道杂之”的理念教育元帝后,长叹道:

“乱我家者,太子也!”

这充分表明了儒家思想在当时已经对皇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西汉的最后一位明君,宣帝深知在武帝大肆改革之后,法家的“内核驱动”绝不能改变。

他明白每一代皇帝的政策方针必须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演化,而非大破大立地转变方向。

然而,豪族的兴起和儒家的崛起无疑给这种渐进式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制度的发展,若想稳健而美好,必须遵循渐进的原则。

因为许多核心问题,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沉淀与逐步的完善。

武帝时期的大破大立,虽未导致亡国,但终究是个案,难以复制。

想要全盘推翻现有制度,回归理想模型,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几乎不可能实现。

宣帝深谙此道,因此成为了西汉最后一个明白人。

元帝继位后,儒家地位急剧上升。

不仅皇室子弟接受全面的儒家教育,高级官员也开始研习儒家学问。

中低层官员更是以太学为晋升之阶,儒家思想在庙堂之上占据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江湖之远的豪族也逐渐认同儒家学说。

族长们发现,儒家思想有助于统一族内思想,巩固统治,减少纷争。

因此,儒家在各个阶层都得到广泛传播与认同。

然而,随着儒家地位的提升,其培养的人才数量也急剧增加,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