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老臣之心(1 / 2)

南陈帝业 擅长装死 574 字 1个月前

光大四年(570年)七月初一。

陈帝陈伯宗集诸大臣,议行新律及征蜀之事。

议成,即颁《陈律》十五篇,行于天下州县,新律清简,百姓便之,诸夷以新律轻于夏而重于夷,皆乐为夏人。

新附之夷有智谋者,揣度帝心,其欲谄媚朝廷者,皆造作先祖,以为夏人。

有故倭国大臣苏我稻目,今广宁宣慰使苏禾,以战国苏秦为祖,自称洛阳苏氏。

故倭王志木,今和宁宣慰使和林,以三代时和仲为祖,自称汝南和氏。

江左士人闻之皆笑,而帝不为禁,又各赐佳物以勉之。

故百蛮土司有欲亲善朝廷者,皆变夏人之姓,认夏人先祖,法夏人言语、服饰、风俗,江南辽海之境,一时风化大行。

帝又与诸大臣定征蜀之计。

因忌司空侯安都掌兵海东,遂召其还都,进其位司徒,增其封户五百。

复以宁西将军周敷为镇东将军,海东经略大使,代其镇海东之地。

帝以取蜀之后必缺官吏,遂命礼部尚书周弘正增今岁科举规模,取策试卓异者三百人赐举人出身,以备州县之缺。

更定制度,科举之法,三年一试,投试者皆不问出身、来处,纵敌国之人易得投试。

每试,取三百人,赐给举人出身,候百官之缺。

令既下,齐境寒人不得志者,亦有南来应试之辈,而其试中之人,朝廷果授出身,至是,每岁始有士人自齐境南迁。

帝以伐蜀之事,必善器用,令工部暂罢新宫营造,多造江船以备伐蜀,又令兵部输粮草军械,聚于江陵。

帝又定伐蜀将帅及兴兵员额,意以章昭达为帅臣,吴明彻、周罗睺副之。

意发中军四万八千、伏波府兵四万二千、屯田兵一万二千、水师一万二千,总计十一万四千人伐蜀。

诸大臣皆赞成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