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时正,卫家用来当书院的偏堂传来琅琅读书声,稚嫩又整齐声音仿佛是世上最动听的音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孩子诵读的课文是来自梁朝的《千字文》。
多年前,萧衍鉴于《尚书》、《左传》、《论语》等典籍晦涩难懂,不适合启蒙,先是让殷铁石从王羲之作品中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而效果不好,于是把拓片交给周兴嗣,令他编成通畅又有韵味的启蒙文章。
周兴嗣接到诏令,立即返回家反复揣摩、反复吟诵。直到天刚放晓,方才豁然开朗、文思如泉涌,挥笔写下《千字文》这篇盖世雄文。
萧衍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行于世。而周兴嗣因一夜成书、消耗过度;次日,已是鬓发皆白。
《千字文》一经传出,举世皆以之为启蒙文章。
卫家庄的学生共有六十八个,光是来自上清观孩童的占了一小半;剩余的,则是奴隶家的孩子。
奴隶们知识狭窄、地位低下,但是他们都知道识字十分宝贵的本事。
郎主不以他们是奴隶而鄙、不压榨他们的孩子,反而要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识字、学习本事,且还包午饭,这简直就是天大恩赐,因此,各家各户都激动的把孩子送来主宅。
教学条件十分简陋,授课老师共用一套教材、一张白板,而木炭和质地较软红石是粉笔。学生的学习工具就更简陋了,一人一支削成毛笔状的树枝、一人一个四四方方的细沙盒。
至于工具书,目前的卫家庄还做不到一人一套。
卫铉在白板写下《千字文》前几句,让孩子们一遍一遍的照着读、照着写。
他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学习,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