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太清楚满清的威胁,崇祯皇帝的国策就是:所有愿意联合起来和满清作战的汉人,都是他的统战对象。
事实上,晚明流民飞起,人民苦难,其中一大推动力就是满清的叛乱和侵略。
三饷一开始就是辽饷,抵抗后金侵略花费巨大,后面连锁反应,出现流民起义,然后才有剿饷和练饷,恶性循环。从这个角度来说,后金反动集团正是造成苦难的开端。万历朝时,阶级矛盾远没有天启崇祯年间尖锐。
满清的五次入关大兔兔和1644年的入关大兔兔,才是汉人整体苦难的源头。
硬要说明末汉人的苦难和满清没有关系,不用想也知道这么说的是满清那些逃过了清算的反贼。
满遗份子明明罪孽深重,还是第一责任人,却在天天挑拨汉人的是非。
抗战时,TG和校长都知道不复南明旧事,搞统一战线。等打败鬼子,再解决内部矛盾。
民国黑暗**军阀混战,但这并不是日本人侵华的借口。
明末也是同理,地主士绅再怎么该死,那也应该由崇祯皇帝或者起义军来清算。
侵略者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那也改变不了它们是侵略者的事实。
崇祯皇帝的屁股,当然是坐在全体汉人这一边,而且自问应该是比校长有度量些的,所以也能容得下李自成和张献忠。
不觉得清军入关是好事的汉人,才是崇祯皇帝的同伙。
在崇祯皇帝看来,满清和日本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满清成功了。
满清的民族政策,对汉族的压迫和奴役,要比伪满时期的日本人残酷多了。
伪满时期的东北人民是三等公民,不能吃大米,强制服劳役,很多人过得近乎奴隶。
满清统治下的东北人民直接就是奴隶,即使被抬旗,也一样是半奴隶,人身和财产都归属于所在牛录的牛录额真。
满清和日本的唯一区别,在于满清的本质是个军事奴隶主集团,相对来说社会组织上比日本要落后一点。
可以说,满清就是成功的日本,日本就是失败的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