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无论在朝廷还是地方,都是对头!(李秉衡在安徽,竭尽所能的打压淮系,很受朝廷清流一派的看重,创出了不小名声。)
李秉衡不向李瀚章开口还好,一旦开口,说不定反倒坏事---李瀚章会反对!
至于路费和军饷,李林杨可以肯定,山东怕是不会按照当前红旗军的全军给粮饷的,而且李林杨也不会暴露红旗军的真正规模!
红旗军当下的财务状况,非常紧张!
虽然不至于揭不开锅,但是如果得不到粮饷,零零碎碎的贷款就能烦死人。再有几个月还不了贷款,怕是已经抵押的股票会被银行给收了。
而原材料采购的资金那是一刻都不敢延迟,一旦停顿一下,就有可能造成停产,损失更大。
因此,李林杨还要努力,尽量先从两广拿到部分的粮饷。
二十一世纪随便一个人都明白,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李林杨在即将开战之际,考虑最多的仍然是后勤--资金。
李林杨给李秉衡回电:愿意去山东,但只去山东,部队即日募集,月内就出发。
同时也给李瀚章再次发报:已募兵十个营!索要粮饷。
八月六日,李秉衡已经搞妥了兵部,兵部的调兵电报七日直接发到了海安营!
八月十日,李瀚章才回电,命令红旗军即日北上。
但!粮饷和路费仅仅给了十万两银子。
李翰章李秉衡合计给了二十万两银子,别说红旗军的兵力了,就是普通清军的十个营(人均四十两银子),怕是也不够!
这是经过核算的。
七千五百大军(此前已经悄悄的派出了三千余人),从北部湾赶到山东,走海路的话,十万两银子本来是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