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背后影子(2 / 2)

“这些我不会去多管。也是应该由他去考虑的。″李斌模棱两可地随口应道。

“既然你也有过怀疑,那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杜昂背后的那个人帮他出的大纲,并听杜昂转达了你的意见,才完善了整本小说的创作呢?″

“我没想到这个。不过也不意外,有好大纲也未必写得出好作品来。就像有的著名画家,创意难道就一定是出于他们自己?可能连画都是別人代画的,他只是签了个名。″

“要是在杜昂家里,没有发现小说原稿,却在另外一个作家那里找到了,怎么才能判定小说是谁写的呢?″

“你转来转去,还是怀疑杜昂的一些作品是他背后的那个人写的。″李斌一语道破了黄确的意思,接着说道,“虽然说我也曾经有过怀疑,可这已经不是我应该管的事了。″

“如果杜昂和这个人订了协议,帮他写小说,然后以杜昂的名义发表,并且获得了大奖,有没有这种可能?″黄确还是追着问道。

“我只能说,如果杜昂的确是这样做,也不见得有什么出格。问题是,既然这个人有这样高的水平,为什么甘愿当他的影子作家,而不是堂而皇之地参与作品大赛评比,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名誉?″

“如果这个人虽有小说创作的天赋,但既无资源,又无人脉,只好靠这样的合作,以便知道自己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应该有这样的人吧?″

“这我就不好说了。站在出版社的角度,不管这本小说是怎么写出来的,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出版社也要赢利。只要他不是剽窃他人的作品,我们也只能相信杜昂。″

“一个作家拿别人的作品,用自己的写作习惯、表现手法稍作模仿改写,然后让你来读,能分辨得出是谁的作品吗?″

“这事有点复杂,也一言难尽。有的作家是模仿別人的创意,或者是故事的某一部分,然后揉合了多本书的情节,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来的作品,老实说,我分辨不出来,也很难说这作品是不是出自于他的手。

再说,从有小说开始,绝大部分故事的情节和场景都有前人写过。单凭某个故事相似,就断言这个作家是抄袭,这既说不通,也是不负责仼的。″

“那依你看,杜昂在死前写的这部《散乱的密码》连载小说,是不是出于他之手呢?″

“我只能说,《散乱的密码》和《龙吟》一样,都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好小说。如果这两本书都不是出于杜昂的手,那他背后的这个作家也是个有很高文学写作天赋的人。一般作家是写不出这样好作品的。″

“好。我们今天到你这里来,已经知道了我要的答案。谢谢你的配合。″

对于更深入的探讨,黄确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他让李斌在笔录上签上字,和古一明相继走出了编辑部的门口。

坐在驾驶室里,古一明没有急着把车开出去,他习惯性地把双手搁在方向盘上,似有点踌躇着该怎么和黄确开口,在沉默了一下后说道:“黄队,我似乎感觉,你对那本《龙吟》获文学大奖这件事特别有兴趣,这是为什么?″

黄确点了点头,摸着下巴,淡定地说道:“那我问你,凌岩既然写出能使杜昂获大奖的《龙吟》,他为什么不自己发表,而要把它交给杜昂呢?″

“这也好解释,据叶小秋猜测,凌岩有可能是杜昂聘请的写手,如果这《龙吟》的创意是杜昂提出来的,那么凌岩写出来的作品,不管写得如何精采,也应该属于杜昂,以他的名义发表就很正常了。″

“你也认为凌岩是杜昂背后的那个影子作家?″

“对。你也说过,对于凌岩这样既无资源,又无人脉的底层作家,想要获得这样的文学大奖根本不可能。但凌岩虽说没有能在小说上署名,也证明了他自己的写作实力。

再说文学评奖这事更无确定性。要个人自荐和文学团体推荐,还要有四年左右出版或发表过的代表作品。这些凌岩应该都不具备,甘愿充当杜昂背后的影子作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可凌岩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是为了钱,还可以解释得通。可查遍了凌岩和杜昂的银行账号,都找不到转账和接收。那么,聘请凌岩这事就使人有点费解了。″

古一明茫然地看着黄确,“那你说,凌岩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这几天,搜集了几本杜昂在获文学大奖前的作品,从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管是凌岩向我推荐的那本《火之墙》,还是其他小说,在写作手法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可《龙吟》就不一样了,像是有生活原型一样,细腻中充满了情感,主角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整本书可说是一气呵成。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写不出这样感人的好作品的。″

“黄队,你其实是想来向李斌编辑印证,这杜昂作品前后写作的水平,出现了断层?″

“可以这么说,李斌也坦率承认了这一点。凌岩也说过,杜昂擅长写悬疑类小说,实际上一个作家跨行写作是有一定困难的。可《龙吟》,却是一本言情小说,写作风格完全不一样,这就让人不得不深思了。″

“你这样说,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

“其实李斌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得出这本《龙吟》,根本就不是杜昂所写,只是碍于面子和出版社的利益,不好直接说穿而已。杜昂正是靠《龙吟》获得大奖,瞬间就火起来了,他才进入了畅销书作家的行列。″

“可这些似乎和杜昂被杀这件案子有点不搭界吧?″古一明转过头,有点疑惑不解地问道。

“你想一下就会很清楚,我为什么要借《龙吟》这本书来说明问题了。当天凌岩到杜昂那里,其实就是为了那本《散乱的密码》的结尾部分去的。只是在他和杜昂谈到一半的时候,就被不约而来的崔晓颖给中断了。″

“所以,才有了在崔晓颖走后,五点左右时杜昂给凌岩打电话,让他过去交稿这件事?″

“是啊,也许就是因为高楚平在场,或者是凌岩还没有把《散乱的密码》连载小说的结尾部分,从稿纸中全部抄完在手机里。这就解释了凌岩还不能马上到达杜昂那里的原因了。″

“你是想说,杜昂和凌岩约定八点半见面,就是让他把结尾部分送过来?“

“应该是的。如果我没有猜错,当天在高楚平看另外一本小说稿时,凌岩也没闲着,他就是在那段时间,把《散乱的密码》结尾部分从稿子上用手机抄下来,然后再下载到U盘里,准备在去杜昂那里时,交给他的。″

“问题是,凌岩是在什么时候到了杜昂家里,把U盘里的内容,通过杜昂的电脑发送给出版社的呢?″

“我也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感到有些迷惑不解。杜昂电脑里这本书的结尾部分,发出的时间是六点二十分。而在这个时间,如果高楚平还没有走。凌岩又是在什么时候去了杜昂那里,并用他的电脑,给出版社发送出去。″

“有没有可能是,凌岩在抄完稿子后,没有跟高楚平打招呼,直接就去了杜昂家里?″

“这是有可能的。只是目前还无法知道在五点到六点半这段时间里,凌岩去杜昂那里的确切时间。如果把这一点搞清楚,也许以上的疑问也就随之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