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宪命刘文静全力治理西藏,推动拉萨城建设的同时,一场风暴正在大秦的东部边境酝酿。乾国皇帝李乾坤联合楚国楚王芈启,韩王,以及程国势力,四国联军悄然集结,目标直指秦国东部的门户——函谷关。
朝堂之上,李宪收到边境紧急军报时,眉头深锁。侍卫长急匆匆地进殿禀告:“陛下,四国联军再次来袭,目标明确,是攻打函谷关。函谷关守将请求增援!”
丞相杨安立刻起身,神色凝重:“陛下,函谷关乃我秦国的咽喉重地,若有失,四国联军便能直逼都城。这一次,乾坤联合数国,来势汹汹,恐怕此战非同小可。”
李宪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杀气,沉声道:“他们多次挑衅我大秦,想要将函谷关攻下,但我大秦岂能屡次容忍?”他转身看向杨安与国师瑶光,“爱卿们,有何良策?”
杨安镇定道:“此时,国力对抗已不仅仅是兵力的较量。四国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只要我们守住函谷关,他们将无从突进。陛下,可派遣大将军高顺率陷阵营回防函谷关,以高将军的谋略与陷阵营的勇猛,一定能够固守关隘。”
国师瑶光站在一旁,缓缓开口:“四国联军表面上气势汹汹,但内部分歧重重,各怀鬼胎。若我们能找到他们的裂痕,并利用这些矛盾,便有机会一举击破他们的联盟。”
李宪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朗声下令:“立即传令高顺,暂停西藏的军务,率陷阵营火速回防函谷关。杨安,你调动东部防线的兵力,确保函谷关不失。瑶光,你负责寻找四国联盟中的矛盾,暗中策动内乱。”
杨安与瑶光齐声领命,迅速开始各自的部署。
与此同时,乾国皇帝李乾坤站在他军帐前,冷笑着俯视地图,手指在函谷关上重重一点:“此次必定要夺下函谷关,直逼长安!我已经与芈启和韩王达成协议,程国也答应出兵相助,只要我们合力攻秦,秦国必定不堪一击!”
楚王芈启点头附和:“没错,函谷关乃秦国的屏障,一旦攻破,秦国门户洞开,我军便可一路南下。”
韩王却眉头微皱,迟疑道:“函谷关易守难攻,若攻城不利,恐怕会损兵折将,陷入不利局面。”
程国的使者也有些不安:“我们程国的兵力有限,若此战不能速胜,我军后方将极易遭到秦国反扑。”
李乾坤大笑道:“不必担心,我们兵力远超秦军,再加上函谷关此时驻守的兵力有限,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正当四国联军开始向函谷关发起进攻时,高顺率领陷阵营迅速回防。他们星夜兼程,最终赶在关键时刻抵达函谷关,立刻与守军会合,稳住了阵脚。
高顺站在城墙之上,望着远处的四国联军,神情冷峻。他身旁的副将问道:“大将军,敌军兵力强大,如何应对?”
高顺微微一笑:“强大?只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他们四国联合,背后定有各自的利益争端。我们只需稳住阵地,等待时机,便可一举反击。”
与此同时,国师瑶光派出的密探开始暗中渗透四国联军的营地。她敏锐地察觉到,楚国与程国的合作并不稳固,而韩王对联合攻秦的前景心存疑虑。她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挑拨离间的策略,将一封密信送入程国阵营,暗示楚王打算在攻下秦国后,将程国排挤出战利品的分配中。
几日后,程国的军队开始显露动摇迹象,士气低落,而韩王也迟迟不肯派出主力部队。四国联军的内部裂痕逐渐显现。
就在这时,高顺率领的陷阵营从函谷关突然发动猛烈反击。秦军勇猛无比,陷阵营如疾风骤雨般冲入敌军阵地,所向披靡。四国联军猝不及防,纷纷溃退。而此时,程国与楚国之间的矛盾爆发,程国军队突然撤退,联军内部陷入混乱。
高顺抓住战机,率军全力出击,将四国联军彻底击溃,逼得李乾坤和芈启不得不仓皇撤退。
战后,高顺站在函谷关前,目视着渐渐远去的敌军,心中豪气万丈:“大秦的江山,谁也无法撼动!”
李宪在长安接到捷报时,龙颜大悦:“高顺果然不负众望,朕的江山有他在,固若金汤!”他当即下旨,大力封赏高顺及诸将士,同时加强东部边境的防守,以防再有外敌来犯。
而四国联军的失败,也让乾坤与芈启元气大伤,从此再也不敢轻易与秦国交战。
乾国战败后,乾国皇帝李乾坤意识到自己的局势已岌岌可危。四国联军的溃败,不仅让乾国元气大伤,更让大秦的军势如日中天。面对秦国的咄咄逼人,李乾坤不得不选择割地求和。经过多轮谈判,他被迫同意割让乾国重镇蒲阳,以换取大秦的撤军。
蒲阳位于乾国的东部边境,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不仅是连接大梁都城的战略要地,也是乾国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去蒲阳,乾国的都城大梁将暴露在秦军的锋芒之下。李乾坤深知这道屏障一破,乾国将再无安全可言,但在强大的秦军压力面前,他别无选择。
朝堂之上,乾国大臣们个个脸色沉重,宫殿中一片死寂。李乾坤神情凝重,声音低沉:“诸位,朕已决定割让蒲阳,求得秦国撤兵,保全大梁。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乾国丞相满脸愁容,缓缓道:“陛下,此乃无奈之举。虽割让蒲阳为国耻,但眼下我军力不足,若继续抗战,恐怕乾国危矣。”
一名老臣颤声道:“蒲阳乃乾国重镇,失去它,我大梁门户将彻底洞开。陛下,万万不可轻言割让啊!”
李乾坤的脸色阴沉,他深吸一口气,冷冷说道:“朕何尝不知此事关乎国运?然则,大秦的军势已不可抵挡,若不割地求和,乾国恐无生路。”
“但蒲阳之失,必将削弱我朝的根基,陛下务必三思!”另一位大臣急声道。
李乾坤怒拍龙椅,满腔无奈与愤怒:“朕如何不知?但大局已定,朕没有选择!”他站起身,背对众臣,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那座危如累卵的大梁城。
最终,乾国朝堂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割让蒲阳的条约被送往大秦,李宪在长安接到条约后,龙颜大悦:“乾国终于不堪一击,蒲阳这座重镇一旦归我大秦所有,便再无势力能挡住我军进攻大梁的脚步。”
丞相杨安赞叹道:“陛下,蒲阳为大梁之屏障,失之,乾国的都城大梁形同虚设,若再有战事,我军必能长驱直入,直取乾国都城。”
李宪微微一笑,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乾国割让蒲阳,意味着他们已失去了最后的防线。接下来,大梁迟早会落入我大秦之手。”他对群臣说道,“传令关宁,命他派人接管蒲阳,同时加强防御。我们要稳扎稳打,不给乾国任何反扑的机会。”
与此同时,李宪还在朝堂上命令高顺:“高顺,你率陷阵营前往蒲阳,协助接管这座战略重镇。朕不希望任何意外发生,必须确保蒲阳稳稳掌控在我大秦手中。”
高顺领命,神情肃然:“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乾国的使者带着割让蒲阳的文书离开长安,心中满是苦涩。他们深知,这意味着乾国失去了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未来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当秦国正式接管蒲阳时,乾国的士兵早已无力抵抗,整座城镇平静地交到了大秦的手中。高顺站在城墙上,远眺着乾国的方向,心中清楚,这座重镇的易手,已经为秦国未来统一中原铺平了道路。
而李乾坤站在大梁城的皇宫中,心情沉重。他明白,蒲阳的失守意味着乾国的衰落,但眼下,他只能祈祷未来还能找到一线生机。
程国和韩国在与秦国的对抗中接连战败,最终被秦国彻底吞并。两国的王室子弟皆被迫迁往秦国都城长安,成为政治上的人质,彻底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权。
长安城中,程国与韩国的王室子弟们居住在被严格监视的宫苑内,他们昔日的荣耀早已不复存在。对于这些曾经的贵族而言,长安虽然繁华,却也意味着永远的囚笼。李宪刻意安排这些王室子弟参加朝廷礼仪和学习,希望通过同化他们,削弱他们对故国的怀念。
与此同时,楚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四国联军中,楚国作为重要一环,曾信心满满地与秦国对抗,然而随着函谷关的溃败和其他盟友的瓦解,楚国大军遭遇了重创。楚王芈启不得不面对现实,与秦国议和,割让了楚国的都城郢。
郢作为楚国的文化与政治中心,象征着楚国的荣耀。然而,芈启明白,继续顽抗只会导致国家的彻底覆灭。他无奈地将都城郢拱手让给大秦,签订了屈辱的条约。郢被纳入秦国版图,从此成为秦国在南方的重要据点。
楚王芈启面对国土的沦陷,做出了痛苦的决定——东迁至寿春。为保留楚国的王统,他下令将寿春改名为寿郢,试图通过这个新都继续维系楚国的脉络。然而,这一迁都行动被视为国力衰落的象征,楚国的士气和国民的信心大幅下滑。
李宪在长安接到楚国割让郢的消息后,神情平静,但眼中闪过一丝满足:“楚国终究还是不敌我大秦,郢入我手,南方局势将一片开阔。”
丞相杨安上前道:“陛下,楚国虽然迁都寿春,但以如今楚国的形势,恐怕他们再难有复兴的机会。”
李宪微微颔首,沉声说道:“芈启此举无异于苟延残喘,寿郢终究不过是一个象征而已。楚国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只要我们继续稳扎稳打,寿郢也迟早会落入我秦国掌控。”
国师瑶光则提醒道:“陛下,虽然楚国东迁,但寿郢地处长江流域,水路纵横,易守难攻。楚王若依托地形固守,恐怕还需费一番周折才能彻底平定。”
李宪听后,冷静分析道:“瑶光所言有理。楚国依江而居,确实是天然的屏障。但他们已经丧失了斗志,我们只需待时而动,待其内外交困时再发动致命一击。”
他随即下令:“传旨,马骧与鲁统加强南方防御,尤其是郢地的建设和稳固。同时,命国库拨银百万,协助修缮郢中的宫殿与城防。寿郢的威胁不日将除,但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不可轻敌。”
马骧、鲁统领命,立即部署郢城的改造与防守。至此,秦国进一步巩固了在南方的统治基础,郢成为了秦国在南方的战略中心,而楚国的迁都寿春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无法改变秦国逐步扩张的事实。
芈启则在寿郢遥望着西方的旧都,心中充满苦涩。他明白,楚国的未来已经难以挽回,而寿郢只是他为保住王权的最后一搏。
楚王芈启迁都寿郢后,表面上试图稳固楚国的残余势力,但内心深知,楚国的局势已如风中残烛。寿郢虽然依江而建,地理条件优越,但国力大损的楚国再也无法与大秦抗衡。尽管如此,芈启并不甘心坐以待毙,他召集剩余的将领,密谋一场反攻,试图通过江河天险抵挡大秦的进一步侵略。
一天深夜,寿郢的王宫中,芈启召集了几位亲信重臣和将领,共议国策。
芈启眉头紧锁,沉声问道:“诸位,眼下我楚国已退至寿郢,秦军随时可能南下。你们可有良策助我楚国再度崛起?”
楚国大将冯崇站了出来,慷慨陈词:“大王,寿郢虽非旧都,但依托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若能团结江东士族和各地百姓,或可凭借地势与秦军周旋。”
丞相吕从也附和道:“大王,冯将军所言甚是。寿郢地势险峻,加之长江为天然屏障,只要我们加强防御,秦军难以轻易攻下寿郢。而且,江南地大物博,若我等固守不战,秦国也难以持久。”
芈启听后,稍显宽慰,点了点头:“不错,寿郢虽小,但我楚国子民尚在。只要我们稳住阵脚,或可待秦国内乱时,伺机反攻。”
然而,另一位沉默许久的老将郑钧缓缓开口:“大王,固守虽能保一时,但终非长久之计。秦国势大,吞并了程国、韩国,郢城也已落入其手。我们若无强援相助,恐怕难以支撑到那时。”
芈启皱眉道:“你的意思是?”
郑钧答道:“大王,可向东方的吴国求援。吴国虽小,但水军强盛,且与秦国关系并不友好。若我们能与吴国结盟,秦国的扩张之路将被阻断,甚至可能将其军力牵制在两线作战之中。”
芈启思索片刻,点头赞同:“郑将军此计可行。我楚国与吴国素无深仇,结盟倒是有可能。传令,速派使者前往吴国,商议联手抗秦之事。”
然而,楚国内部的动员并不能改变秦国的扩张步伐。与此同时,长安城中,李宪正与群臣谋划下一步的南下攻势。
李宪在朝堂上对文武百官说道:“楚王芈启迁都寿郢,意图以江河天险守国。但朕意在一统天下,岂能容许他负隅顽抗?诸位,谁有良策平定寿郢?”
丞相杨安率先开口:“陛下,楚国虽依江而守,但若我们控制了长江水路,楚国再无险可倚。臣建议,派遣水师先行封锁长江,切断楚国的外部援助与粮草供给。”
国师瑶光也微笑着补充道:“楚国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若能出奇制胜,以水师封锁其国,接着陆军突袭,寿郢不战自溃。况且,朕还听闻楚国欲联吴抗秦,然吴国地小,尚不足为虑。”
李宪闻言大笑:“好!楚国已是强弩之末,封锁长江,断其生机,朕必取寿郢!”他当即下令:“命高顺率陷阵营为先锋,直取寿郢。同时,调水师司马光南下,封锁长江水路,不留任何退路。”
接到命令后,高顺领军南下,与水师联合进攻寿郢。而楚国的水军虽强,但面对秦军的水陆双重夹击,终究难以支撑。长江水路很快被秦国水师封锁,寿郢内的物资供应逐渐枯竭,民心动荡,楚国的防线迅速崩溃。
寿郢城中,芈启站在城墙上,望着已经封锁的长江,眼中满是绝望:“天不佑我楚国!”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不久之后,高顺的军队成功突破寿郢的防线,楚国残余的抵抗力量彻底瓦解。寿郢被秦军攻破,楚国正式宣告灭亡。芈启最终被俘,结束了楚国的历史。
李宪在长安接到寿郢破城的捷报时,龙颜大悦,宣布楚国正式并入秦国版图,至此南方再无敌手。长江以北的诸国,尽数归于秦国掌控。秦国的版图再次扩大,李宪距离他统一天下的宏愿又迈进了一大步。
随后,李宪下令封高顺为南方大将军,节制南方军务,继续稳定新占领的领土,同时加速推进寿郢的城防建设,确保秦国对南方的统治更加稳固。
芈启被俘后,被押解至长安。李宪并没有立即将他处决,而是下令将他囚禁于长安的天牢。天牢阴暗潮湿,铁链叮当作响,墙壁上沾满了岁月的痕迹。芈启独自坐在牢房的角落,眼神复杂,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心中藏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李宪庶长子李站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他这些年来唯一未曾透露的东西。
芈启原本是秦国的大良造,曾经身居高位,权势滔天。然而,他在朝堂上的一次叛乱失败,导致被秦国追杀。为了逃避追捕,他隐姓埋名逃到了楚国,最终成为楚王,并逐渐崛起。然而他从未忘记那段往事,特别是他与秦国皇贵妃芈月的隐秘关系。
芈月曾是秦国后宫中最得宠的皇贵妃,风华绝代,但她与芈启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往。在芈启担任大良造期间,他与芈月相识相恋,甚至生下了一个儿子——李站。然而,这个孩子被秘密送入宫中,由李宪认作自己的庶长子。李宪从未知道李站的真正身份,而芈月也带着这个秘密离世。芈启却一直将这个秘密深藏心中,任凭岁月流逝。
被关押在天牢中的芈启时常思索,李站如今已长大成人,成为秦国的未来储君。芈启心中有着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儿子的牵挂与愧疚,也有对李宪的不满和仇恨。他明白,如果李宪得知真相,李站的命运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天,李宪派人来到天牢,看望被俘的芈启。负责监押的狱卒将此事通报后,芈启意识到,或许自己与李宪的终极对决即将到来。尽管他心里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但他依旧在权衡,是否要将这个秘密告知李宪。
几天后,李宪亲自来到天牢探视芈启。天牢的大门缓缓打开,李宪在数名侍卫的簇拥下走进来。芈启抬起头,目光冷峻,但却掩藏不住心中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