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末的蝉鸣渐渐热烈,盛夏的气息扑面而来,村里每家每户的日子都过得飞快,尤其是陆平安和张桂兰。
自从他们下定决心备战高考,日夜挑灯苦读。可惜的是同样的日子里,总有些人巴不得看你栽跟头。
王大婶站在自家门口刷锅,嘴里头絮絮叨叨,声音比手里泼出去的水还撒得开,“你们就瞅着吧,陆平安和张桂兰还考试?真当自个儿是年轻小伙子,能翻出什么风浪。”
“妈,你能不能少嚼舌根,管那么宽做什么。”王大婶的儿媳妇倚着门框,漫不经心地翻了个白眼,语气里透着些许不耐。
“就是,有那闲工夫管这管那的。”王大婶儿子从屋里探出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眼皮还睁不开似的,声音懒洋洋地拖长,“咱家日子都顾不明白呢,您倒有心思管别人。”
他挠了挠睡得乱糟糟的头发,又慢悠悠踱步到门口,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行了行了,您还是对着咱锅里的油烟撒气吧,比念叨别人强多了。”
王大婶回头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那眼神像两把锐利的小刀子似的扎过来,充满了怒其不争的怨气,“一天天就知道吃,什么也不干。”
王大婶儿媳妇不耐烦地翻了个白眼,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王大婶儿子更是懒得搭理,低头捡起地上一根枯草,有一下没一下地搓着。
王大婶放下水瓢,提了腰带上的毛巾,“你们也备战高考去,学习资料我都给你们找回来了。”
王大婶儿媳和儿媳本来是不愿意的,但是想到最近可以借着学习的由头偷懒不干活,两人就欣然同意了。
次日上午,汗珠子滚过骄阳刺眼的日子,高考总算来了。陆家的院子早早就热闹起来。
张桂兰皱着眉头不停地掏出腕上的老旧手表,她嘴里也没歇着,语气带着些许火气嘟囔不停,“陆平安给老娘快点,再磨蹭就让你跑步去考场。”
“就来就来。”陆平安一边嘟囔着回应,一边手忙脚乱地把最后一圈鞋带系紧,脸上微微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爸妈,咱们今天都得好好加油!”陆浩宁站在院子中央,语气里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朝气与期待。
“浩宁哥,别愣着了,咱们该出发了。”楚江玥站在门口,轻轻挥了挥手,清亮的声音带着一丝掩不住的急切。
她微微偏过头,看向还站在原地略显发愣的陆浩宁,嘴角扬起一抹促狭的笑意,“高考可不会等人,要是迟到了,那可就出大笑话了。”
走了一阵子后,陆国民和李翠花也快步跟上,老两口嘴上叨念着参佛念经似的话语。李翠花手里还拎了个保温瓶,“渴不渴?喝一口,降降火气。”
“奶,我不口渴。”陆浩宁笑着摆手,脚步轻快地绕过李翠花伸过来的保温瓶,语气里夹带着几分调侃,“您还真拿我当成三岁的孩子了。”
来到考场发现发现王大婶正拉着自家儿子和儿媳,在远处的半拉树荫底下探头往这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