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兰现在这个样子,李强也经历过。
想当年他去南方,第一次买电瓶车时,也是激动得一晚上都没睡着。
磕着碰着,心痛得不行。
骑得久了,也就那样了。
虽说他前两天才骑回来一辆自行车,父母也觉得稀罕。
可那是别人送的。和自己挣钱买的,那完全是两码事。
三轮车好歹也是父母的第一辆车,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
他不说还好,他这一说,王惠兰看着丈夫还在车上不下来,也是没好气地说道。
\"摸摸摸。都骑一路了,还没摸够啊?\"
“嘿嘿!”李盛憨憨一笑,“没够。”
“瞧你那样。”
王惠兰假装用扫帚赶人,才让李盛从车上下来。
先是围着三轮车转了一圈,检查没什么问题后,才跑到屋里拿出一张用过的烂毛巾,擦了擦刚才拉张老头带上的泥巴,才拍拍车座说道。
“惠兰,你也来试试。”
“这有什么好试的,不就和二伯那一样的嘛。”
王惠兰看着丈夫一副爱惜的模样,嘴上说着没什么,身体却很诚实。
放下扫帚一屁股坐到了车斗里。
晃了晃,宽敞又扎实。
“老李,这车花了多少钱啊!”王惠兰道。
“一百七,送了个车锁。”
李盛拿出车锁,回应道。
\"一百七!啧啧啧!\"王惠兰的声音拔高了一个八度,\"还好,也不是很贵。\"
???
此话一出,李盛倒没什么。
李强偷偷看了母亲一眼。
一百七不贵?
他家什么时候这么阔了,他怎么不知道?
我妈有点飘了。
...
王惠兰并不知道李强在想什么。
家里要买三轮车的事,昨晚上李盛已经给他说过了。
她并不知道三轮车要多少钱。
只是听李强说一辆自行车要一百多,想着三轮车还比自行车多个轮子,怎么说也要贵一点,就给了李盛二百块钱。
这下钱没花完就买到车了,可不就是便宜。
也就新奇了一会,王惠兰就不稀罕了。
三轮车再好,后座也就是个大铁板,还没李盛做的躺椅坐着舒坦。
只是以后出门或者拉东西,就方便了。
东西也买了,鱼也卖了。
李盛把车子停到连夜搭好的棚子里,把剩下的钱主动上交,就拿着砍刀出门了。
回来的路上,父子二人也沟通了一番。
光是靠钓鱼,是不能百分百保证能支撑起现在的每天至少一百斤的渔获。
他家的鱼塘又少,现养也不现实。
只能是钓鱼加用网捕鱼,双管齐下,才能供应得上。
可光有网没船就想下河捕鱼。先不说能不能捕到,就说几十米的渔网,拉着在水里游一圈,父子俩都没这个本事。
只能是先做个竹筏子过渡一番。等到哪天得空了,再去找找有没有船之类的。
父亲出门砍竹子,母亲把钱一收,也忘了扫地这回事。
李强看着新打的水泥地上,斑斑点点格外明显的隔夜鸡屎,只能拿起扫帚,接替母亲的工作。
一边扫地,一边想着等下的安排。
鱼是必须要钓的,竹筏子也是要做。
趁着时间还早,他去找村长大爷爷,谈谈承包河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