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竹筏子(2 / 2)

村长李成忠家里。

李强慢条斯理地将张颖父亲张志杰给他说的话,原封不动地说给了村长大爷爷听。

说完后,他又把之前提到的分成方案,具体地说了一遍。

简单地来说,就是河道他名义上承包了。

除了他或者他安排的人外,其他人不能在李家村这段河道内,进行生产性的捕捞。

至于代价。

深思熟虑后,李强决定按照每年给村里2000块,按月交付的方式,交由村里安排,用于修路,资助孩子上大学等。

李成忠听后,望了望面前放着的瓶装美酒,对李强所说的方案,很是满意。

这年代种地都还得交税,大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有闲钱干其他的。

李强能主动分出一部分收益交由村里安排,他也很赞同。

甚至当李强说出2000块这个数字时,他心里也咯噔一下,想这是不是李强这个乖孙书读太多,染上吹牛的毛病。

毕竟这河里的大鱼,总有抓完的时候。

没了鱼,李强又谈何挣钱。

直到李强说完后续的规划,李成忠才算信了一些。

李强想得也很明白。

光靠捞鱼钓鱼,短时间内是有的搞得。

就算是不想努力,长期捕鱼为生,也不是不行。

一条不算太小的河流,只要水不干,不被污染,鱼是捞不完的。

但李强并不打算守着小河,做一辈子的钓鱼佬,当个渔民。

他要当老板。

搞养殖,做生态,带动乡亲致富,不出村,就能天天有鱼钓的日子。

为此,他也是提前做了谋划。

先靠卖鱼,挣得第一桶金。

然后购入网箱,进行半生态养殖。

最后,依靠充沛的水源优势,开挖鱼塘。

养鱼养虾都行。

但最直接,也是母亲最简单的,还是得养甲鱼。

他家旁边那个甲鱼产卵地,他可是一直记在心里。

和村长大爷爷沟通好,约定第二天就召开社员大会说明情况,李强就离开了。

他不光要回去钓鱼,还得试试父亲新做的竹筏子到底能不能用。

...

李盛这边。

他砍了不少老竹子,笔挺厚实。

做竹筏,很简单。

它不像做钓鱼竿,需要韧性好,腰力足的竹子。

竹筏子只需要在水里浮得起,撑得住,耐用就行。

将粗细均匀的竹子一根根并排摆好,再用麻绳紧紧捆扎,竹筏的骨架就算是成形了。

再挑出几根细长的竹竿,削成撑杆和横梁,固定在竹筏两侧。

最后,在竹筏的前端用几根弯曲的竹条搭了一个简易的扶手,方便撑杆时借力。

“差不多了。”李盛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竹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

他从来没做过竹筏子,也不知道该做多大,才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所以李盛这次做的竹筏子,略微有些超纲。

做好后,五米长,一米宽的竹筏子,光靠他一人,完全没法抬到水里,只能等李强回来,才能下水测试。

好在他把筏子做好不久,李强就从村长家里回来了。

看到摆在院子里的竹筏子,李强也是眼前一亮,惊呼道。

“爸,这竹筏可以啊。”

听到儿子夸赞,李盛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微笑。

要说挣钱,他可能没有儿子脑子灵光。

但用竹子搞点手艺活,那他手艺可是出了名的。

既然筏子也做好了,李强和父亲也不啰嗦。

把渔网和工具放在竹筏上,二人抬着筏子,就去河边搞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