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我在沌口派出所参加了公安工作。头一天上班,你猜我碰上了谁?郭颂。他当时已是派出所所长。我做梦都没想到,当年的“小郭子”多年后竟成了我的首任领导。
一提“小郭子”,话就长了。
他是城里人,十七岁毕业于省公安学校,分配到我们这个偏远的山区县工作。
“文革”砸烂公检法的风云里,他被下放铁矿当了一名矿工。1978年归队,在我们乡做了一名公安员。
经过一段蹉跎岁月,他也不过三十出头,正当盛年,英姿勃发,是名副其实的“小郭子”。沌口街百姓,不论大人小孩儿都叫他“小郭子”。怪的是,这么多年这个人在他们嘴里一直是“小郭子”,仿佛压根没变老。实际上,我参加工作那年他就年奔五十了。
称呼这事你细一琢磨,很微妙、反映出彼此间的关系以及关系的远近亲疏。一般来说、别人嘴上对你越尊敬,心里头离你越远。如此看来,叫他“小郭子”并非不尊重,反倒是他为自己所持盾牌挣来的徽章。
那时的公安员可了不得,我们沌口乡下辖大大小小十二个村庄,三万多人口, 但凡治安保卫的事全归他一个人管--这样说似乎不妥,有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之嫌。那时候讲究“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他有腿儿,他的腿儿就是基层治保会和基干民兵。“备战、备荒、为人民”主导下, 十多年间将基干民兵的本领淬炼得特别高强。别的地方咱不知道,沌口街的民兵经常拉练、打靶、比武,他们至少练成了两项看家本领:一是打枪,二是捆人。话又说回来,他们本事再大,也是在郭公安员的指导之下。千顷地一根苗,全乡就这么一个正编警察。可以说,他一个人就是一个机构;也可以说,郭颂就是沌口派出所的前身。你说,那时的“小郭子”得有多威
为了避免让人觉得我不知天高地厚、 没大没小,还是叫他郭叔为宜。你们还不知道呢,用现在的话说,他可是我的偶像。缘于他,我心里凝成一股融不开、化不散的警察情结。那年,我十一岁,读小学四年级,亲历了他们侦破的一起强奸杀人案件。
被奸杀的是教我们音乐的佟老师。
那个案子当时在全县都嚷嚷动了。因为时代久远,加之年岁幼小,我保存下来的记忆并不多。我确切知道的是,那个强奸杀人犯被毙了。
那个案子当时在全县都嚷嚷动了。因为时代久远,加之年岁幼小,我保存下来的记忆并不多。我确切知道的是,那个强奸杀人犯被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