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卯时。
悉悉索索的穿衣声。盘坐一夜的宋玉睁开眼,营帐里众人正各自穿戴着,高十三拉开厚厚的门帘,回头看了一眼宋玉,两人相视,点点头。
“嘶”
西北的凉风透进帐中,直接、通透。已是修行之人的宋玉,仍感到刺骨的凉意。
走到帐外,黑压压一片武卒已经整齐列队。接着,离武卒大营门最近的队伍两人并行开始往营外奔跑。之后,所有武卒依次跟随,两人并行,前后一人距离。
万人的队伍,围着整座边塞跑步。既无口令,也无人指挥。只有整齐的脚步声,风声,以及呼吸的声音。
宋玉跟在高十三的队伍后,一人成行。无人要求,但宋玉觉得他必须跟着,也不是他多么想成为其中一人,他只是觉得能多看看这样的军人是一种幸运。如同蜀山山巅的云海,岚州城外看到的黄河,都是这世上绝好的风景。
一个时辰后,队伍回营。营地里早已备好食物,一人一个大盅,一个馍,两个大馒头。
宋玉接过一大口,顿时愣住。憋着一口气,鼓着腮帮,才咽下。看着手中的奶,一阵打量。
高十三笑眯眯的靠近,“这是马奶,你们南方人估计喝不惯。我家里,和茶加糖蜂蜜,煮在一起,很香的。”
“嗯,我们那儿喝奶的少,要喝也是牛奶。”
“多喝就好了。这马奶抗冻抗饿。”
如今两人熟悉了许多,宋玉:“你们每天都如此?”
“你是说跑?这是王将军定的规矩,他说:卯时是一天中人最疲倦的时候,这个时候只要扛住了,战斗中不管是突袭还是防止偷袭都会有大作用。”
辰时后,武卒就以小队为主进行日常操练。大致可分:负重,以石锁,沙袋为主。队列,三人、五人、十人为方阵,以木质兵器对战。格斗,徒手以拳脚对战或者摔跤。射靶,站立或者跑动中以五十支弩为准。
经过昨晚一战,尤其是挨了王丛山的拳头后。人人都认识了宋玉,尤其是那些被王丛山亲自教训过的将领,看见宋玉亲近了不少,有的甚至会主动招呼。
想了一整夜的宋玉,想不出如何应对王丛山的拳头。速度、力道跟不上,一力降十会。如今又没在蜀山,无人可问。只能靠着自己摸索。想着既然王丛山来自军中,那自己何不也试试。
看着不远处空置的石锁,一把握住,用力一提。
“呀,好重!”宋玉有些吃惊。
这一个石锁约莫不下五十斤。学着一旁士兵们的动作,提至腰部以上,缓缓放下不能触地。结果十下就不得不放下,而老兵们基本都是二十下一组。
一旁的武卒对着宋玉:“哈哈,宋兄弟。这个你不行”说着还故意露出自己的整只胳膊。“啪啪啪”,另一只手还拍了拍自己的胳膊,很是得意。
宋玉还真是认真用手捏了捏自己的大臂。再看看其他人的,着实小了许多。和这群当兵的一比,自己可不就是个细胳膊细腿的小孩儿。
看着没几下,就面红耳赤的宋玉。一个老兵走近笑道:“宋兄弟,你想练力气。可不是这么练的。力气这东西得慢慢来,才能越用越有。”说着回到帐篷里,拿出一袋东西。
“这里面是些小沙袋,你绑在小腿,手臂处,慢慢来,先一个,然后两个。平时练功就一直绑着,睡觉再取下。等到你觉得沙袋越来越轻了就差不多了。之后才开始尝试小些的石锁,莫心急,慢慢来这些东西就送给你吧。”
看着老兵走开,宋玉拿起沙袋在手中掂了掂也没觉得多重。索性一边四个,双手双脚绑好,袋子也空了。
一起身,“哟嚯,大意了!”
让他没想到看着一个不重,全绑上后别说出剑,就是举手投足都要多出几分力。感受着如此笨重的四肢,略微思索,宋玉选择了最快但最费力的方式适应,跑。
于是此后的半个月,每天都会看到一袭青衫,腰间悬剑,围着大营奔跑。好几次,徐瑛瞧见宋玉故意放慢脚步等着宋玉上前搭话。哪知宋玉从身边跑过,就一个字“好”,丝毫没停下的意思。
徐瑛看向身后的王丛山:“这是你教的?”
王丛山直摇头:“不是,下面的兵教的,但没说这样没日没夜的跑啊!”
徐瑛:“老子说的是如此不懂礼数,这里好歹是我的地盘。”
王丛山:“哦……,对,大将军莫气,外地人太不懂礼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