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自从参加了院试和县试,村里人一忙起来,就把这事儿给放到了脑后。
偶尔大家干活的时候想起来,就会调侃两句:“你说这到时候别已经张榜出来了,咱还不知道吧?”
立马就有人打趣他,“怎么,你家娃自信的很哪?那是得去看看!唉~羡慕你们省心省事,我家就不同了,那小子说他考的非常好,我都没敢接!他肚子里那点墨水我还能不知道?满坛子不响,半坛子晃荡……”
话题就此歪了出去,大人们忙着开始吐槽自家崽子,完了话题一竿子歪到了千里之外再也没能回来。
村里面最关心成绩的怕也只有怀初一人吧,她是知道自家郎君这几年的辛苦的,自从在山村里稳定下来了以后,他当初带走的那几本书都快被翻烂。一些书他甚至都能摸出来,让怀初佩服不已。
别的她也不太懂,反正以她的眼光来看,关郎君的基础知识那是相当的扎实的。
相比于郎君的风轻云淡,她倒显得有些着急。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催着他问要不要去城里看看?
关东城看她心里实在是着急,便应了下来。
算了算时日,她们定好了要去城里看榜的日子。孩子们听说以后,也吵着闹着要去,商量了以后得到了大人的应允。
不过着实没有想到,她们还没有来的及出发,喜报却是先一步送到了她们的村子……
说来成绩最先汇总到秦大人的案头。
当他在录取名单上看到熟悉的名字以后,特意高兴的把这消息告诉了他的夫人。
夫人虽说不方便去怀初她们村里,可消息却灵通。
听说怀初夫君中了秀才,建议他翻翻村里孩子们的成绩,若是中的生员多,可以做个喜报给村里送过去。
她这么一说,秦大人心里秒懂,说来可怜,这春阳府连个书院都没有,他正是在为这件事积极奔走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力的宣传小丰村的成功典范,可以为他们府争取些民意基础。
总归是件好事,他就是要让其他人看看,寒门学子也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立刻着人下去查看生员的录取名额。
这一查,居然让他惊喜连连,小丰村参与考试者二十凡几,过了县试者竟有半数之多。
看到这里,他突然就对书院的事情有了八成的把握。
当即下令让人誊抄了一份大红喜报,将小丰村众人的傲人成绩描的大大的,着人抬着这份荣誉,锣鼓开道,欢欣鼓舞的在城里转了好几圈,这才抬着喜报吹吹打打的抄着小丰村而来。
城里几乎是同时放的榜,有那看热闹的人了解到小丰村这次中了一个秀才,十来个读书人后,差点惊掉了下巴。
于是朝其他人打听起这小丰村的神奇之处,一打听,小丰村的各种“丰功伟绩”立刻被翻了出来。特别是前阵子的“奇葩”种植风波、学堂拒人风波。说到这里,有人不禁在心里琢磨,难道是他们故意藏私?
这下子去过小丰村的和没去过的都好奇起来,好奇他们到底是何种的非同一般。
古往今来,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听说小丰村并不远,就在城西外面,当下就有不少人跟在后面想去看看。
考中的人好奇他们怎么一下子培养了这么多的人才,没考中的人后悔不迭,恨自己怎么不知道还有这等厉害的学堂存在。
一时间报喜的队伍越跟人越多,浩浩荡荡的朝着城西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