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大赛进行:选手表现与乐团规划(2 / 2)

凭借出众的才华,年纪轻轻就登上和专业人士一样舞台的弗朗茨·彼得,每天的日子都很艰难。

一开始,他用纸质钢琴练习,参加了地区预选赛(坎托)和克里克国际大赛,好不容易才获得了冠军。

被贝贝发掘后,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只能给贝贝做辅助了。

最近在有很多厉害人物参加的贝多芬纪念大赛上也有过精彩表现,现在又要和这些传奇人物竞争,这对年轻的弗朗茨·彼得来说,实在是太难承受了。

这和他对音乐认真的态度是两码事。

崔志勋安慰弗朗茨说:

“但这也挺有意思的吧?和贝贝、高朗先生、妮娜姐姐竞争,这可不常见啊。”

“像志勋哥这样的天才是不会理解的。”

“……你说什么?”

崔志勋反问了一句。

弗朗茨·彼得吓了一跳,低下了头。

“啊,对不起。我绝对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很郁闷……”

“再说一遍。”

在崔志勋的一再追问下,弗朗茨几乎要哭出来了。

“我,我是说像志勋哥这样的天才是不会理解的……”

“天才?”

“是,是……”

崔志勋满意地笑了。

一直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的贝贝无奈地连连摇头。

比任何人都更认真、更努力的崔志勋,作为钢琴家有了自我认知后,就不再执着于“天才”这个头衔了。

从他每次结束采访时不再习惯性地加上“因为我是天才”这句话就能看出来。

贝贝一直觉得他这种变化是好事,可现在听到年纪小很多的后辈说喜欢被称作天才,他觉得太荒唐了。

“你就这么喜欢啊?”

“弗朗茨这么说,我觉得挺好的。一个拥有出众才华的人说我是天才呢。”

弗朗茨不理解崔志勋的话。

看到弗朗茨似乎无法接受,崔志勋开口说道:

“你15岁就在克里克大赛上夺冠了,去年在贝多芬纪念大赛上还拿了第三名,现在也入选了柏林爱乐乐团选出的20名选手,你才是天才呢,别太担心了。”

弗朗茨无法点头认可。

对于年仅15岁就以克里克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身份又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冠的天才中的天才崔志勋来说,他和贝贝没什么区别,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这样的人说“你比我更天才”,他实在是无法接受。

弗朗茨看向贝贝,贝贝不耐烦地回答道:

“行了,你是在捉弄我吧。”

“哼。”

果然如他所料,弗朗茨又要哭出来了,而崔志勋因为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登上了舞台,也只能不明就里地保持沉默了。

“接下来是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的表演。”

随着主持人的引导声,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睁开了眼睛。

她这次是下定决心要超越一直走在自己前面的崔志勋。

‘我能行。’

她走上台阶,来到舞台中央,感受到熟悉的氛围,心中激动不已。

虽然因为耀眼的灯光无法用眼睛看到,但隐隐传来的那些充满期待的小声交谈她还是能感觉到的。

有必须要完美的压力,还有无数人寄予的期望。

但是,只要把钢琴放在眼前,只要专注于乐谱和声音,就能忘记这一切,从而享受演奏。

‘赢了也没关系。’

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真心这么认为。

从懂事起,她就一刻也没有忘记过钢琴。

吃饭的时候、弹钢琴的时候、和人见面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钢琴。

这种甜蜜该怎么表达呢?能给这个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动呢?这种感情该怎么传递呢?

正因为如此,她可以自豪地说自己比任何人都努力。

也正因为如此。

她认为自己有资格赢得胜利。

为了在这个决出世界最优秀钢琴家的舞台上绽放光芒,她精心准备了这场演奏。

“哼。”

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把手放在琴键上,深吸了一口气。

琴键发出像连珠炮一样的声音。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7号,《斯大林格勒》。

重复与变形,层层递进的乐章。

不安或者动荡。

仿佛在诉说战争的空虚主题展开了,紧接着随着“Inquieto(不安、动荡)”这个指示词,乐曲逐渐被一种莫名的不安所笼罩。

面对战争,个人很难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为了生存该怎么做。

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的手完美地传达了普罗科菲耶夫在《斯大林格勒》中所蕴含的痛苦与挣扎。

这里那里不断冒出的新音符。

需要十个手指、两个手腕、两个上臂、两个肩膀都各自独立才能完成,只有经过严格训练才有可能实现的演奏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每个手指都承担着各自的角色,就像十个乐器在共同演奏一首曲子一样,每个手指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忙碌地移动着。

接着乐章变了。

右手演奏出浪漫的旋律,而左手与之形成对比,逐渐将情感推向高潮。

‘啊。’

崔志勋对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的演奏发出了赞叹。

他从来没有听过如此清晰的《斯大林格勒》。

每个音符都如此准确,那种不安的音型被原汁原味地传递了出来。

她的演奏越往后越有层次感。巧妙地表现出了在巨大力量面前个人被摧毁的状态。

在理智崩溃之后。

第三乐章“precititato(猛烈地)”。

双手同时展开的和声就像战场上的炮弹,各处插入的片段就像炮弹的碎片。

她全身心投入演奏,将观众带到了战场的中央。

被那压倒性的音量吓到的观众们,这才终于对前面的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有了共鸣。

胜利。对胜利的渴望与挣扎。

在承载着重量进行激烈演奏的同时,伊丽莎白·图克塔米舍娃完美地演奏出了《奏鸣曲》《斯大林格勒》,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全体观众毫不吝啬地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