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奇谋诱敌(1 / 2)

渭水河畔,秋风瑟瑟,河水在秋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似是在诉说着这乱世的无尽沧桑。司马懿在经历了与诸葛亮的落凤谷一役后,深知诸葛亮智谋之深,手段之奇,心中对其忌惮更甚。而诸葛亮亦明白,司马懿老谋深算,犹如狡黠之狐,极难对付,若要彻底击败曹魏,必须另辟蹊径,施奇谋以破之。

在太平道的营帐之中,诸葛亮卧于榻上,面容略显憔悴,然其眼神却依旧深邃明亮,透着无尽的智慧与决绝。他召来姜维等心腹将领,声音虽略显虚弱,却掷地有声:“吾与司马懿数番交锋,深知此贼狡诈多端,难以力敌。今吾思得一计,虽险,然若成,或可大破曹魏。”

姜维等人急忙上前,齐声道:“军师请讲,我等愿效死力!”

诸葛亮微微抬起头,望向营帐之外,缓缓说道:“吾欲以自身死讯为饵,诱司马懿深入。吾素知司马懿谨慎多疑,此前吾屡出祁山,与之对峙,他皆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然若闻吾死,其必生好奇与贪功之心,或会亲率大军前来探查。届时,我等便可设伏于半途,一举擒之。”

姜维面露惊色,劝道:“军师,此计太过凶险。您乃我太平道之顶梁柱,若有差池,如何是好?”

诸葛亮轻轻摇头,微笑道:“伯约不必担忧。吾一生为兴复太平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能以此计换取太平道之大胜,乃至天下之太平,吾死亦瞑目。且吾已安排妥当,只需诸将依计行事,定可成功。”

说罢,诸葛亮详细地向姜维等人讲述了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姜维等人虽心中不忍,但见诸葛亮心意已决,且计划周全,亦只能含泪领命。

随后,诸葛亮开始在军中散布自己病重将亡的消息。他令士兵们在营帐外焚烧草药,营造出一种病入膏肓的氛围。同时,他又暗中安排一些亲信,故意在魏军细作面前透露自己的病情,言语间透露出诸葛亮恐不久于人世的信息。

这些消息很快传到了司马懿的耳中。司马懿起初半信半疑,他深知诸葛亮善于用计,此消息或许是其诱敌之策。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证实诸葛亮病重,他心中亦不免泛起波澜。

“诸葛亮真的病入膏肓了吗?若他一死,此乃天赐良机,吾可趁机挥师南下,一举平定太平道。然此事太过蹊跷,吾不可贸然行事。” 司马懿心中暗自思忖,眉头紧皱。

为了进一步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司马懿决定派出使者前往太平道营地,以探虚实。使者来到太平道营地,只见营帐内外一片哀伤之色,士兵们皆面容悲戚,低声啜泣。诸葛亮的营帐前,守卫森严,只许使者一人进入。

使者进入营帐,见诸葛亮卧于榻上,面色蜡黄,气息奄奄。诸葛亮微微睁开双眼,看向使者,虚弱地说道:“君前来何事?”

使者强作镇定,说道:“吾家主公闻诸葛先生病重,特遣吾前来探望。先生乃天下奇才,若有不测,实乃天下之憾。”

诸葛亮轻轻叹息一声,说道:“吾命数已尽,只恨未能完成太平之大业。君且回禀司马公,吾死后,望他能善待天下百姓。” 言罢,诸葛亮一阵剧烈咳嗽,似是将不久于人世。

使者见状,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亦不敢多留,急忙返回向司马懿复命。司马懿听了使者的汇报,心中愈发纠结。一方面,他担心这是诸葛亮的陷阱;另一方面,他又恐错过这大好时机。

在司马懿犹豫不决之时,太平道这边依诸葛亮之计,开始大张旗鼓地筹备诸葛亮的后事。他们打造了一口精美的棺木,宣称诸葛亮死后将葬于五丈原。同时,姜维等将领故意在军中散布对未来局势的担忧,言语间透露出太平道群龙无首,恐难抵挡曹魏进攻之意。

这些消息再次传入司马懿耳中,他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若诸葛亮真死,此时不攻,更待何时?吾若能擒获太平道众将,平定太平道,必可成就不世之功。” 司马懿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贪功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