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拉拢刘振成功(2 / 2)

刘振望着朱十一远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自己已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与危险的道路,一旦踏上,便再难回头。

朱十一快暗中潜回成国公府,径直奔向书房,见到朱能后,急忙行礼,兴奋地说道:“国公爷,大喜啊!刘将军已决定暗中投靠咱们。”

朱能原本正坐在书桌后,眉头紧锁地思索着起事的各项事宜,听到朱十一的话,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当真?他可是京营参将,若得他相助,我等大事可期。”

朱十一连忙点头,将与刘振见面的详细情形一五一十地禀报:“国公爷,刘将军起初确有诸多顾虑,毕竟林凡宇新朝初立,亦有几分气象。但经我多番劝说,又念及国公爷昔日的大恩大德,且权衡当下局势,认为我大明尚有半壁江山,而北方满清又可成为牵制林凡宇的一股力量,最终决定追随国公爷。只是他也提及京营内部复杂,不可操之过急,需慢慢拉拢人心,待时机成熟才好举事,一切皆听从将军安排。”

朱能微微点头,来回踱步,片刻后说道:“刘振所言甚是,京营乃重中之重,不可轻举妄动。他既有此等心思,本公便信他一回。你且传令下去,让其他参与起事之人知晓此事,日后与刘振将军多多配合。但也要告诫他们,切不可走漏风声,如今我们尚在暗处,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是,国公爷。小的这就去办。”朱十一领命退下。

朱能重新坐回书桌后,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刘振的暗中投靠为起事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心中暗自思忖:“林凡宇这个小丑,竟然敢染指皇位,真不自量力。我大明数百年根基,岂容他一介莽夫轻易颠覆。虽说他如今新朝初立,看似风光无限,推行些新政迷惑人心,可在我等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罢了。”

朱能放下茶杯,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想我大明,曾经何等辉煌,疆域辽阔,万邦来朝。若不是这几年朝纲混乱,内忧外患,又怎会让他林凡宇有机可乘。但如今,我等忠臣义士仍在,定要恢复大明昔日荣光。待我起事成功,必要将林凡宇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

他站起身来,走到书房的地图前,目光在大明江山的版图上缓缓移动,最后停留在京城的位置:“这京城,乃我大明心脏,如今却被林凡宇窃据。不过很快,它就将重回我大明怀抱。刘振在京营之中,只要他能逐步掌控局势,里应外合,我等便可一举攻破京城。”

只要自己起事,夺回了北京,之前投降李自成之事便会没人再提起,即使有人提及,也能辩称是卧薪尝胆,成国公府的荣耀便可继续保持。想当初,李自成入京,局势混乱,自己为保家族周全,不得已而暂投其麾下,那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只要能恢复大明正统,这一切过往皆可被美化,成为自己忍辱负重的见证。

这世间之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自己能成功推翻林凡宇,重新夺回北京,那史书之上,自己便依然是大明的忠臣良将,成国公府的光辉事迹仍会被后人传颂。届时,谁还会去深究自己那段投降李自成的短暂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