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九年陈灭,隋文帝并省江南州县,罢郡置州。废钱唐郡而置杭州,“杭州”之名首出。隋炀帝开凿南运河,杭州成为贯穿中国南北大运河的终点。至唐代中期,杭州成为“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的商业都市。五代时,杭州作为吴越国首都,逐渐演变成为江南富庶之地。北宋期间,置两浙路,杭州为路治所,时人均以旧名称之为“钱塘”,后金兵南下,京都南移至此,史称临安,那是后话。
吴山紧临钱塘江北岸,西北面向西湖,东南绵延伸入杭州府城。大诗人苏东坡知杭州时就曾说“天目山千里蜿蜒而东,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吴山好像是一只梭镖,锲入杭州城内,东、南、北三面俯临街市,西面与万松岭相接,其风貌在西湖群山中别具一格。吴山林木葱郁,怪石嶙峋,洞泉遍布,地形曲折。
小竹子自别了师叔,沿途不敢耽搁,急急赶路。起初还担心冷铁心会再追寻上来,过得十来日,连这份紧张也没了,一路虽然少了游山玩水的兴致,但他从小一个人自在惯了,倒也不感寂寞。
其时隋炀帝开凿南运河后,汴京至杭州水路甚是通畅,出汴京二十里便可到汴河码头,汴河直通运河,至临沂入大运河,一路南下,月余便可至杭州。小竹子天性喜好自由,受不得漕船上的拘禁,走了运河更加见不到师傅,因此走的旱路,用时要比船上多了十余日。
出得杭州西门时太阳已经落在山峰之后,已经是十一月天气,黄河马上就要冰封,但到了浙江,天气晴好时,却仍十分温暖,小竹子走到吴山山腰处时,额头已然见汗,他拾级而上,不住抬头望向前方,眼见得天黑下来,前边一片模糊,只见得到隐约地一片房舍。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来,那就是家的感觉,小竹子不知道父母是谁,他一岁时被山下的宝成寺僧人收留到寺中,在那里长到四岁,若不是遇到师傅,他现在可能已经成了一名整日诵经礼佛的和尚了。
左侧的竹林被风吹成一片啸响,四岁那年,他随着寺里的三个和尚到这片竹林里砍伐细竹,砍过的细竹只留下倾斜的茬口儿和竹子的清香,小竹子不听僧人的劝说,在林子里胡跑,左脚踏在一根刚刚切下来的锋利的竹根上,洞穿脚掌带来的剧痛让小竹子几乎昏了过去,三个僧人被满地的鲜血吓得不知所措,任由小竹子在那里嚎啕大哭。
恰在此时,一对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妻路过此处,那丈夫见了,伸出左手食指在小竹子膝盖附近连点了几指,小竹子感到疼痛立减。他的妻子却从一名和尚手中取过砍竹短刀,轻轻一挥将竹根贴地切断,丈夫双手横抱了小竹子直奔上山去,他一副书生模样,脚力却好,小竹被他抱在怀中,竟是一丝也不晃动,眼见路边景物不住向后闪过,知道这书生脚步甚快,他的妻子跟在他身后,不住安慰小竹子。
山路向上行了三四里,便见好大一片屋舍,全是竹子所建,这片房屋背倚群山,面向东南,坐落在一片山腰的平地之上,周围苍松、翠竹环绕,环境甚是清幽。
中年男子抢进一间屋子,将小竹子放在一张桌面上,吩咐女人取药箱来,小竹子睁着一双圆圆的眼睛,心里害怕得紧,担心自己这只脚再也不能走路,便如府城里城隍庙的钱老汉,一辈子瘸了条腿,拄了根竹杖过活。
“这孩子运气,只伤了筋络,却没有刺穿脉管,否则的话小命只怕难保。”中年男子对妻子道,“便是这样,也要将养三四个月方可下地。”
小竹子见他妻子面貌端庄,一身布裙洗得干干净净,头上只插了根紫玉钗,面不施粉,却颇有风韵。
那书生对小竹子道:“顽皮童儿,下回可记得了,竹子最是坚韧,可做箭杆,你却踏了来玩,也叫你好好长个教训。”
夫妻两个手脚快捷,不多一时已经取了竹根出来,小竹子疼得死去活来,又见流了一大摊鲜血,已经吓得脸色惨白。书生倒不着急,给他清洗的伤口,又帮他包扎好了。女人已是准备好了饭菜,哄着他吃了,书生又将些药给他吃下,不一刻小竹子便昏沉沉睡去。
自此以后两个多月,小竹子由着夫妻两个照料,虽然伤口不免时时疼痛,但却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为幸福的时光。男子姓黄,名彦升,表字如白,是福建人士,原来是个富裕子弟,父亲原是个县丞,因病致休在家。彦升自小便在家接受诗书教育,父亲退职后更加督促严格,指望他能够像自己一样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