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说来也巧,有个知青家里母亲病了,需要钱动手术,家里的钱不够。
他因为参加了促销活动拿八十块钱的工资,又找了同样拿了工资的其他知青们借了点,这才攒了够了钱。对此他很感激,所以就写了一封感谢信投给了市里报社。
在信上他不仅真情实感地表达了对其他知青的感激,同时也提到了纺织厂,感谢纺织厂给了他们知青一个能挣钱的渠道,让他们不至于在家里人有难的时候无能为力。
这封信情感真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特别是一些也有子女下乡的家庭。
所以纺织厂一时间在市里引起热议,有很多人为了表示支持,都去百货商场或者供销社采购纺织品,导致纺织厂的销量再次暴涨,甚至还有人还去纺织厂提议在市里举办促销活动。
当然这件事也引起市政府各领导的注意,为此他们还特地开了会议。
这不仅是关于经济效益的事情,同样包含了民生和人文精神。
会后对纺织厂举办的促销活动的惠民助民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
无疑纺织厂再次在市里出名,很多人都争抢着希望有机会能进到纺织厂工作。
其他国营厂纷纷来电,一来是想表示祝贺,其次都想过来参观学习下他们这种新奇的推广方式。
纺织厂的领导们接同时对销售部策划的一系列促销活动也是称赞有加,对他们也是更加看重。
对于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江惜月他们当然也乐见其成。
马建才对此更是乐开了花,小江果然没让他失望,每次都能带来出乎意料的结果。
他瞧准时机,拿了她之前做的工资福利方案迫不及待就去厂长办公室找苏阳华。
苏阳华看了方案后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问道:“老马,你是怎么想的?”
“厂长,我觉得是可行的。”马建才斟酌了下措辞道:“我觉得按劳分配真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厂长,你看这次我们销量再次暴涨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举措的重要性。”
“也不怕厂长你笑话,我在销售部干了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老祝他们工作这么积极,精神面貌都很不一样。”
“说实话,不管是在用人还是销售策略上,我真的不如小江。”
“当然我也明白如果按照她这个工资方案,销售部的职员的工资会和其他部门的相差很大。所以我提议厂里的全部职员也可以参照他们这个方向增添工资比例。”
“就比如采购部,他们谁要是能找到同类材料但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可以节约我们的成本,这就能记一功给与奖励,再比如生产部的……”
苏阳华心里也是认同这个方案的,但这个改动太大,他怕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他还是决定召开厂委会议来决定。
开会的时候,一开始听说销售部要看业绩增长工资,确实有人是不同意的,觉得销售部太特立独行,会引起厂里其他职工的不满。但因为最近销售部实在是风头太盛,又确实给厂里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所以很大部分人都持观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