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湖泊地区逐渐恢复生机(1 / 2)

曲茵来到了一个内陆的湖泊地区,这里曾经是一片鱼米之乡,肥沃的土地环绕着清澈而广阔的湖泊。然而,战争的阴影同样笼罩了这个地方。如今,湖泊周边的农田里杂草丛生,许多地方被战火焚烧后只剩下黑漆漆的焦土。湖面上漂浮着杂物,曾经穿梭其中的渔船也大多破败不堪,歪歪斜斜地搁浅在岸边。

曲茵抵达时,正值清晨,湖面上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像是给湖泊蒙上了一层哀伤的薄纱。雾气中隐隐能看见远处的山峦轮廓,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水墨画。湖边的垂柳枝条低垂,叶子有些枯黄,在微风中无力地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繁荣和如今的凄凉。

曲茵决定先从湖泊的治理入手。她找来一根长竹竿,划着一艘破旧的小船进入湖中。湖水在战争的影响下变得有些浑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腐臭味。她用竹竿挑起湖面上的杂物,有破损的渔网、被丢弃的木板,还有一些死去的小动物尸体。每挑起一件,她的眉头就皱得更紧一些。

在清理湖中的同时,曲茵发现湖边有一些污水排放口,这些排放口是战争期间临时修建的,污水直接流入湖中,这是湖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她沿着排放口向上游走去,发现这些污水来自于一些被破坏的民居和简易的军营遗址。曲茵组织当地的居民一起,用石头和泥土将这些排放口封堵起来。他们一块一块地搬运石头,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封堵完排放口后,曲茵又开始考虑如何净化湖水。她想起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方法。于是,她从附近未受污染的小水塘里采集了一些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的幼苗。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幼苗种在湖边的浅水区,手指轻柔地将幼苗的根部埋入湖底的淤泥中。这些幼苗在湖水中轻轻晃动,仿佛是一群绿色的小精灵在水中舞蹈,给湖泊带来了一丝生机。

随着湖水的逐渐净化,曲茵把目光投向了湖边的农田。她走进农田,脚下的土地因为长时间无人耕种变得十分坚硬。她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在手中轻轻捻碎,感受着泥土的质地。曲茵知道,要想恢复农田的肥力,必须先对土壤进行改良。

她指导居民们收集湖边的淤泥,这些淤泥富含营养物质。居民们拿着铲子和木桶,从湖边挖起淤泥,然后运到农田里。淤泥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腥味,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恢复农田肥力的希望。曲茵又让居民们在农田里撒上一些草木灰,这是从附近树林里收集来的。草木灰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灰白色,像一层薄薄的雪覆盖在农田上。

在土壤改良的同时,曲茵从其他地区带来了各种农作物种子。她站在田埂上,将种子分发给居民们。种子在她的手中粒粒饱满,像是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曲茵亲自下田示范播种,她用锄头在田地里挖出一道道小沟,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中,再用土轻轻覆盖。居民们跟在她身后,认真地学着她的动作,眼神中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

除了农作物,曲茵还关注到湖边的渔业发展。她检查了那些搁浅的渔船,发现渔船的船身有许多破损的地方,船桨也大多折断了。曲茵找来当地擅长木工的居民,一起对渔船进行修复。他们用新的木材替换掉破损的部分,用钉子和绳索将木材牢固地固定在一起。船桨则重新制作,选用笔直而坚韧的木材,经过打磨后,在手中光滑而有质感。

曲茵还在湖中设置了一些简易的鱼礁。她和居民们用石头和树枝在湖底搭建起鱼礁的框架,然后在周围缠绕上一些水草。鱼礁的设置为鱼类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为了增加鱼类的数量,曲茵从其他湖泊引进了一些鱼苗。鱼苗在水桶里欢快地游动,它们小小的身体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曲茵将鱼苗小心翼翼地放入湖中,看着它们迅速游向湖中心,心中充满了欣慰。

在帮助恢复生产的同时,曲茵也注重当地居民生活的改善。她发现湖边的居民大多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这些茅草屋在风雨的侵蚀下摇摇欲坠。曲茵决定帮助居民们建造更加坚固的房屋。

她设计了一种结合当地材料的房屋结构。房屋的墙壁用湖边的泥土和石头混合建造,泥土和石头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制成一块块坚固的土坯砖。土坯砖在阳光下晾晒,逐渐变得坚硬。屋顶则用湖边生长的芦苇编织成厚厚的席子,然后覆盖在木梁上。这种芦苇席子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

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曲茵还考虑到了房屋的通风和采光。她在房屋的墙上开了几个小窗户,窗户上镶嵌着透明的云母片,既能透光又能防止风雨进入。房屋内部,她教居民们用木板搭建简单的床铺和桌椅,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