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湖泊地区逐渐恢复了生机。农田里,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在微风中茁壮成长。湖面上,渔船重新起航,渔民们的欢声笑语在湖面上回荡。湖边的村庄里,新的房屋整齐地排列着,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
然而,曲茵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她又来到了一个位于山谷中的小镇。这个小镇四周环山,山谷中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过。但战争使得小镇的桥梁断裂,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山体滑坡掩埋,小镇仿佛被世界遗忘了一般。
曲茵进入小镇时,山谷中回荡着溪流的潺潺流水声。溪流两岸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翠绿的颜色。但溪边的小径却被杂草和落石堵住了。曲茵沿着溪流前行,看到小镇的房屋大多是用石头建造的,由于地震和战争的双重影响,许多房屋的墙壁都出现了裂缝,屋顶的瓦片也掉落了不少。
曲茵首先关注的是小镇的交通问题。她组织居民们清理通往外界的道路上的山体滑坡。居民们拿着锄头和铲子,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地挖掘着。山坡上的土石很不稳定,时不时有小石块滚落下来。曲茵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她自己也加入到挖掘的队伍中。他们将大石块用绳索捆绑,然后多人一起用力将石块拖到路边。
在清理道路的同时,曲茵发现了一座断裂的桥梁。这座桥梁横跨在溪流之上,是小镇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曲茵仔细查看了桥梁的断裂情况,发现桥墩还比较稳固,只是桥身的木材部分断裂了。她和小镇的工匠们一起商量修复桥梁的方案。
他们从附近的山林里砍伐了足够的木材,这些木材散发着清新的木香。工匠们将木材加工成合适的形状,然后用榫卯结构将木材拼接在一起。曲茵在一旁帮忙递工具,她看着工匠们熟练的手艺,心中充满了敬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桥梁逐渐恢复了原貌。新修复的桥梁横跨在溪流上,像一道坚固的彩虹连接着小镇与外界。
解决了交通问题后,曲茵开始帮助小镇居民修复房屋。她教居民们如何用石头和泥浆修补墙壁的裂缝。居民们按照她的方法,将石头一块一块地嵌入裂缝中,然后用泥浆填满缝隙。对于屋顶的瓦片,曲茵带领居民们到附近的窑厂烧制新的瓦片。窑厂的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窑内的火焰熊熊燃烧。烧制好的瓦片呈青灰色,质地坚硬。居民们将新瓦片一片一片地铺在屋顶上,屋顶重新变得完整。
曲茵还关注到小镇的水源问题。虽然有溪流穿过小镇,但战争使得溪流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曲茵沿着溪流向上游走去,发现上游有一些被战争破坏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里的废弃物被冲进了溪流。曲茵组织居民们清理这些废弃物,他们用网兜和铲子将废弃物打捞起来,然后运到专门的处理地点。
同时,曲茵在溪流中设置了一些过滤装置。她用石头和沙子制作成简单的过滤器,将过滤器放置在溪流中,让溪水经过过滤后再流入小镇。经过处理后的溪水变得清澈见底,居民们可以放心地饮用。
在小镇的恢复过程中,曲茵还发现小镇有一些独特的手工艺品制作传统,但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曲茵在小镇里找到了几位年长的手艺人,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和担忧。
曲茵鼓励他们重新拾起技艺,并组织年轻的居民向他们学习。她在小镇的广场上(一个用石板铺成的开阔场地)设立了手工艺品制作工坊。广场周围种满了鲜花,花朵在微风中散发着阵阵香气。老艺人们坐在工坊里,拿出他们珍藏的工具和材料,开始传授技艺。年轻的居民们围坐在他们身边,眼睛紧紧地盯着老艺人的双手,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
老艺人们先展示了如何用当地的竹子制作精美的竹篮。他们将竹子砍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刀将竹子劈成细长的竹条。竹条在他们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经过编织、穿插,逐渐变成了一个精美的竹篮形状。年轻的居民们纷纷动手尝试,他们的手指在竹条间穿梭,虽然开始时有些笨拙,但在老艺人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