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蜂蜜产业逐渐恢复(1 / 2)

曲茵开始教孩子们如何正确采摘茶叶。她示范着用手指轻轻捏住茶叶的嫩芽,然后小心地摘下,说道:“孩子们,采摘茶叶可不能马虎,这嫩芽就像宝贝一样,要轻拿轻放,这样才能保证茶叶的完整和品质。”孩子们学着曲茵的样子,在茶树间穿梭,认真地采摘着。茶园里弥漫着清新的茶香,阳光透过云雾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孩子们充满好奇与专注的脸上。

有一个小女孩,她好奇地问曲茵:“曲茵老师,为什么有的茶叶是绿色的,有的却是黑色的呢?”曲茵微笑着回答:“那是因为茶叶的制作工艺不同呀。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保留了茶叶的天然绿色;而黑茶是经过长时间发酵的,所以颜色变得更深。这其中的学问可多着呢。”

曲茵还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次茶文化展览活动。孩子们收集了关于茶的传说、诗歌、绘画以及自己制作的茶叶标本,在学校的展览厅里展示出来。展览厅被布置得充满了茶韵,墙壁上挂着古色古香的茶画,展柜里摆放着精美的茶具和茶叶样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在改善茶文化和茶叶种植知识教育的同时,曲茵也关注到茶乡小镇居民之间的关系修复。她在学校里开展了“共享茶园资源,共品茶香和谐”的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曲茵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优质茶园和茶叶销售渠道。一个小组的孩子们提出:“我们可以根据每家茶园的面积和茶树的数量,按比例分配优质茶园的采摘权。对于茶叶销售渠道,可以大家一起合作,成立一个茶叶销售合作社,共同推广我们的茶叶。”

曲茵把孩子们的想法传达给小镇居民。居民们开始思考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在小镇的茶园小径上,两旁的茶树修剪得整整齐齐,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两位茶农,李伯和王叔,正站在茶园边交谈。李伯看着自己的茶园,有些担忧地说:“王叔,你觉得孩子们的想法行得通吗?以前咱们为了那几块好茶园,争得面红耳赤的。”王叔摸着下巴,看着远处的山峦说:“我觉得可以试试。现在这样争来争去,大家都没得到好处,茶叶也卖不出好价钱。”

曲茵又组织居民们一起修复荒废的茶园。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茶园里,曲茵和居民们拿着锄头和镰刀,弯着腰清理杂草。茶园里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混合着茶香。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有两家邻居,一家的茶园地势较低,土壤肥沃,但茶树品种普通;另一家茶园地势较高,能接收到更多的阳光,不过茶树因为疏于管理有些稀疏。以前他们因为互相嫉妒对方茶园的优势而关系紧张。现在,在曲茵的调解下,地势低的那家主人对另一家说:“张哥,我这茶园虽然土壤肥沃,但茶树品种不好。你家茶园阳光充足,咱们可以互相交换一些茶树幼苗,互相改善茶园的品质。”张哥听了,连忙点头说:“好主意啊,以前是我小心眼了,咱们就这么办。”

随着高山上茶乡小镇的茶业逐渐恢复,茶文化传承越来越好,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和睦起来。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山谷中的蜂蜜小镇的求救信。这个蜂蜜小镇位于山谷之中,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森林,森林里繁花似锦,各种野花竞相开放,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小镇的房屋大多是用原木搭建而成,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烟囱里不时冒出袅袅炊烟。蜂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小镇周围的空地上,蜜蜂在花丛和蜂箱之间忙碌地穿梭着,嗡嗡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

然而,战争使山谷中的蜂蜜小镇的蜂蜜产业遭受重创。许多蜂箱被破坏,蜜蜂的生存环境也因为森林的部分受损而受到威胁。小镇的学校由于缺乏蜂蜜文化和养蜂知识教育资源,孩子们对蜂蜜的来源和蜜蜂的生活习性了解甚少。而且,小镇居民之间因为有限的优质蜜源和蜂蜜销售市场,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曲茵来到蜂蜜小镇后,走进学校。教室里没有关于蜂蜜文化和养蜂知识的教材和教具,孩子们只能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蜂箱和花丛,眼中充满了疑惑。

曲茵决定先为孩子们提供蜂蜜文化和养蜂知识教育资源。她联系了一些蜂蜜研究机构和养蜂协会,募集了一批关于蜂蜜文化、养蜂知识的书籍、不同种类蜂蜜的样本、蜂具模型等。她在学校里设立了一个蜂蜜文化和养蜂知识教室,里面陈列着各种蜂具的模型,墙上挂着蜜蜂的生活习性图和蜂蜜的酿造过程图。

曲茵在学校里开设了蜂蜜文化和养蜂知识课程。她带着孩子们来到蜂箱旁,此时的蜂箱周围蜜蜂飞舞,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和淡淡的蜂蜜香气。曲茵指着一个蜂箱说:“孩子们,蜜蜂是非常勤劳的小昆虫,它们采集花粉,酿造出美味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