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变革途中再遇阻力,暧昧渐生情丝暗涌(2 / 2)

“我们走吧,”郑逸对夏婉说, “该去皇宫了。”郑逸与夏婉携手踏入金碧辉煌的大殿,高皇帝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扫视下方。

郑逸将民间书院的见闻娓娓道来,尤其着重讲述了百姓对新制度的期许和支持。

高皇帝听罢,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郑逸啊,你做得很好,”他语气温和,带着一丝赞赏,“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郑逸受宠若惊,连忙躬身行礼:“谢陛下夸赞,臣愧不敢当。”皇帝的肯定如同一道暖流涌入心头,一股难以言喻的荣耀感油然而生。

他偷偷抬眼,瞥见夏婉正用赞赏的目光注视着他,心中更是喜不自胜。

然而,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正当郑逸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道尖锐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和谐。

魏保守官员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指责郑逸扰乱民间风气,蛊惑人心。

“陛下,郑王殿下此举,实乃不顾大局,置朝廷威严于不顾!”他声色俱厉,唾沫星子几乎喷到郑逸脸上。

郑逸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应对:“魏大人此言差矣,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他语气平缓,却掷地有声,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高皇帝的目光在郑逸和魏保守官员之间来回逡巡,眉头紧锁,似在权衡利弊。

郑逸迎着魏保守官员咄咄逼人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缓缓从袖中取出一物……

“魏大人,您说我扰乱民间风气,可有证据?”

郑逸手中展开的,是一卷卷书生们联名书写的请愿书,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对新制度的期许和支持。

他将其中一卷递给身边的大臣,温和道:“诸位大人,请过目。”

接过请愿书的大臣,原本还面露犹豫,待他仔细看完上面的内容后,眉头逐渐舒展开来,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

他身旁的几位官员见状,也纷纷凑上前来,细细查阅。

原本在朝堂上持中立态度的官员,此刻脸上的表情也悄然发生变化,从之前的观望,逐渐转为认同。

他们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言语间也透露出对新制度的认可。

郑逸将他们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浅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诸位大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新制度的推行,不仅是朝廷的决策,更是天下百姓的期盼。若是连民意都不顾,那与闭目塞听的昏聩之徒有何区别?”

魏保守官员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被郑逸的话激怒了。

他强压下怒火,冷声道:“殿下好一张利嘴!区区几封请愿书,就能代表民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郑逸闻言,只是淡淡一笑,“魏大人若是觉得这些还不够,那不如请您亲自去民间走一趟,听听百姓的心声。” 他的语气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朝堂上的气氛逐渐被郑逸掌控,原本支持保守派的官员也开始动摇。

高皇帝坐在龙椅上,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眉头舒展开来,嘴角也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他能感受到,郑逸正一步步扭转着局势。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郑逸即将大获全胜之时,魏保守官员却突然仰天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不甘和疯狂。

“郑王殿下,你以为这样就能赢了吗?真是太天真了!” 他一甩衣袖,从怀中掏出一封奏折,高声道,“这才是真正的证据!”

郑逸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他望着魏保守官员那充满阴谋的眼神,知道接下来的局势将会更加复杂。

走出金碧辉煌的宫殿,郑逸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点点星光如同散落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碎钻,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他眉头微蹙,片刻后,他转过身,向着月色下的小路走去。

“看来,得想想办法了。” 郑逸喃喃自语, 话音未落,便已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