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布道费斯提耶(2 / 2)

男人涕泪横流,跪倒在地,向神表达着深深的感激。

这一幕震撼了原本只是想看热闹的人群。他们感到,自己见证了一个由神亲自安排的奇迹,一场小而真实的救赎。于是,广场上的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事务,怀着激动的心情聚拢到马蒂斯身边。

马蒂斯的眼神清澈如天穹,他挺直身躯,以庄严的语调继续宣讲,声音如洪钟般穿透人心,向更多的人传递神的教诲。

“塞莉安大人确实以喜悦的心情接受了啤酒和葡萄酒,但他所喜悦的并非酒本身。”

“请参考《经文》第三章第41节:塞莉安大人在治愈病患之后,这些被救赎的人试图挽留他,甚至用金钱相赠,然而塞莉安大人因此愤怒,将他们驱逐。然而,一位老人因担心塞莉安大人在旅途中会口渴,用破旧的皮囊盛上陈年的啤酒献给他,眼中带着愧疚与泪水。塞莉安大人被老人的真心所感动,微笑着接过啤酒,在旅途中饮用。她所饮下的,不是酒,而是老人的温暖与爱意。”

“那么葡萄酒呢?”

“请参考《经文》第五章第10节:塞莉安大人接受了一位国王的邀请。这位国王以百姓为人质,意图试探塞莉安大人。在宴席上,塞莉安大人接过国王递来的葡萄酒,并说道:‘这是我将流的血,也是你无法弥补的罪。然而,我会以喜悦之心饮下这杯酒,而你也应以坦然之心面对你的罪过。’

然而,国王不愿面对自己的罪孽,反而再次斟上一杯递给塞莉安大人。此时,塞莉安大人将酒倒在地上,并说道:‘你明知无法挽回,却依然执意为之。此举表明你的灵魂已拒绝了救赎。’

愤怒之下,国王试图用暴力割开塞莉安大人的腹部取出她饮下的酒。但大地随即震动,王宫轰然倒塌,顶部的宝石坠落,将国王击毙。”

“可我听说每天喝啤酒和葡萄酒是被允许的?”

“塞莉安大人说的是每天可以适量饮用,而不是放纵自己至醉酒。”

“可另一位神父却告诉我……”

“请参考《经文》第一章第6节。”

马蒂斯的声音始终镇定,面对群众的困惑,他从容地继续布道。他引用经文时毫不迟疑,与其他传教士因措手不及而在翻阅经文中显得慌乱不同,马蒂斯总是先用准确的话语解答,同时翻开经文,指向相关章节,令所有人心悦诚服。

这种表现,若不是对经文了然于胸,或能精准预测所有提问,绝不可能做到。

马蒂斯的真诚毋庸置疑。他那本几乎散架的经文上密密麻麻的注解,加上他自信的举止,令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哪怕是文盲,在这样的说服力面前也不得不点头认同。

解读经文是教团神职人员的专属权利。而对于普通平民而言,阅读本身就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更不用说逐句解读经文的深刻含义。再者,平民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去深究这些复杂的教义。

马蒂斯的形象仿佛是一个真正走上苦修之路的修行者。他亲自为不识字的平民展示经文内容,向他们传递未经篡改的教义。这种真诚的方式,与那些只会用花言巧语包装自己的传教士截然不同。他平静的话语看似随意,却带着一种温柔的力量,轻轻触动了平民的内心。

不知不觉间,广场被慕名前来的听众挤得水泄不通。但不同于一般嘈杂的集会,没有人喧哗,也没有人露出厌倦或无聊的神情。人们保持沉默,专注地倾听马蒂斯的每一句话。他们甚至坐在地上,为其他人腾出视线,好让更多人看到马蒂斯。

然而,马蒂斯的布道并非迎合众人的心意。他的讲述大多直接指向他们行为中的问题,并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评。他否定了许多其他传教士允许的行为,这起初令听众感到不适。然而,当他逐句引用经文,并逐一讲解时,听众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被其他传教士误导,甚至因此在无知中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过。

这种醒悟在他们心中激起了些许怒火。他们对传教士的信任使他们忽略了自己的错误,而现在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早已背离了神的教义。

马蒂斯的布道结束后,仍有许多人围着他,提出各种问题,久久不愿离去。尽管如此,马蒂斯始终耐心地解答。但最终,他以果断的动作合上了经文,用一个坚决的手势示意布道结束。

经文合上的一瞬间,人群中响起了失望的叹息声。

“最后,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个故事。”

马蒂斯话音一落,人群立刻重新屏息,全神贯注地倾听。

他以严肃的神情缓缓开口:

“你们听说过玛雷之子菲利乌斯的故事吗?”

教团的传教士通常会借助英雄人物或善行者的故事,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借此传递教义。因此,马蒂斯提到菲利乌斯并不让人意外。然而,在他精彩绝伦的布道结束之后,这个故事更像是一种巧妙的“推广”。

塞莉安教团的经文,不仅蕴含深奥的哲学与宗教教义,还夹杂着许多贴近百姓日常的小故事。如果人们严格按照经文的指导生活,并在平静的环境中避开意外,那么他们几乎可以与四周和谐相处,健康长寿。甚至经文中还详细记载了如何制作药物。

然而,这些内容因过于日常琐碎,往往被试图通过激情演讲吸引注意的传教士忽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能煽动情绪的篇章,而不是这些“朴素”的指导。

离开费斯提耶后,马蒂斯将破旧长袍的兜帽拉紧,穿着几乎散架的鞋子,再次踏上旅程。

虽然他一再警告那些试图追随他的人,但他们依旧不舍离去。然而,当他们回忆起马蒂斯的教诲后,还是纷纷选择回归家庭,继续为生活努力。

“还真是险些露馅。”

当终于远离视线后,伊希凡解开伪装法术,轻轻叹了口气。

布道时间过长,他差点无法维持法术。为了“马蒂斯”的首次亮相,他尽可能认真回答每一个提问,魔力却几乎消耗殆尽。下次,他打算简单些,不再耗费过多精力。

“你真是有点天生的无赖才能。”基梅罗落在他肩膀上打趣道,“如果你去当骗子,靠嘴皮子就能建立一个王国。”

“骗子若能建立王国,从那一刻起,他便是真正的王。”

“话是没错。”基梅罗低笑,振翅飞起。

伊希凡仍披着那件破旧长袍,压低兜帽遮住脸庞,怀抱经文,脚步匆匆。他计划迅速走遍中部地区,用“马蒂斯”的身份传播自己的名声,同时大肆宣传“菲利乌斯”的英雄故事。当然,不能只讲“菲利乌斯”的事,否则难免引人怀疑。因此,他需要收集更多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能丰富“马蒂斯”的布道内容,也能使“菲利乌斯”更加真实可信。毕竟,一个长期行走四方的英雄若对各地传说一无所知,会显得过于可疑。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马蒂斯”走遍皮雷纳中部地区,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他的布道很快声名远扬,甚至吸引了一些狂热追随者,迫使他想尽办法避开这些人的纠缠。

马蒂斯的布道与教团传统教义存在许多分歧,这引发了一些教团神职人员的愤怒,他们誓要找到马蒂斯并予以严惩。然而,也有几位试图公开反驳他的传教士,但他们的反对意见却在教团内部被冷落。因为即使是这些传教士也明白,马蒂斯的解读事实上更接近真理。

短短十五天,“马蒂斯”如同风暴般掠过中部,随后像一阵风般悄然无踪。然而,他的十二场布道被无数人记录,吸引了学者和神职人员争相收集研究。这些研究掀起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神学热潮,席卷皮雷纳王国。

“我就说吧,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基梅罗嘲讽道。

“……”

在这一过程中,伊希凡得知了“菲利乌斯”与“莉亚”的绯闻。他面对基梅罗的嘲弄一言不发。

……还能怎么办呢?事到如今,已是覆水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