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启琨一直以来就有写一部长篇小说的夙愿,但他的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时间,如今在家里养病,他终于有时间写作了,正是完成夙愿的时候。是啊!他还能干啥呢?写作可能是他以后最主要的工作了。其实他心中早已酝酿过小说的故事情节,他要写一部反映医务工作者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等情况的小说,讴歌那些为人民卫生健康事业默默付出、奉献一生的医者,让社会公众更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走进他们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看一看他们是怎么为广大人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如何治病救人的?在大疫来临的关键时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勇敢地冲锋在前,也许他们没有白求恩那么伟大,但他们不愧是英雄的群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从医人救死扶伤的精神!他一定要写好,充分发挥自己善于写作的特长,写出医者仁心的浓浓真情。小说如能成功呈现给广大读者,也算他退休后为医务工作尽的一点微薄之力,晚年别无他求了,正应了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21年孟夏,程启琨开始撰写小说了,家里的电脑从此便被他长期霸占。
这部小说在程启琨脑海里已经构思很久很久了,一旦打开了闸门,便倾泻而出,越写越来劲儿。自从他在县医院医务科工作开始,电脑键盘盲打已经非常熟练,如今天天写小说打字速度更是越来越快了。由于非典时颈椎受伤,虽然做了手术以后上肢麻木疼痛等神经受压的症状全部消失了,但是颈部一直酸胀不适,骨科医生说是肌腱韧带的问题,嘱咐他低头、仰头、转头等活动都要慢些,而且活动幅度要小,不能过伸或过屈,并教他如何做颈部保健活动,还要劳逸结合,不能过多活动。可他在电脑前写起东西来总是全身心投入,往往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直到两眼发花、两手发麻、颈部酸胀时不得不被迫停下来歇歇。后来这些症状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写作,尽管如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仍然写了八万多字。
一天夜间二十三点多,已经入睡的梅艳冬被程启琨的抽泣声惊醒,她睁开眼看了看丈夫没在身边,听声音他还在书房,她进去的时候他眼里还有泪痕,她轻轻地伏在他肩上,一边用纸巾帮他拭泪一边低声问他:“你这是怎么啦?”他笑了笑说:“嗨!也没啥,就是感叹故事男主人公的母亲命苦!她小时候父母双亡,成家后一直操劳辛苦,过着清贫的日子,熬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粮食充足了,好不容易过上了温饱生活,她却得了胃癌,发现已是晚期,刚刚五十多岁黯然离世,刚才写到下葬时,两个小女儿扑到母亲的棺材上,就是不让人们填土掩埋,这样的场景催人泪下,令人悲痛不已,因此我忍不住啜泣起来,打扰你睡觉了!很对不起!”梅艳冬嗔怪道:“我当啥事呢,半夜三更的,好吓人!我还以为你咋不舒服了呢!饶的让人为你揪心!”一边说着话她一边把程启琨坐着的轮椅轻轻地挪了挪,低声说道:“你往旁边让让,我看看这些天你都写了啥内容?”她顺手拎过一把椅子坐下,右手操纵着鼠标说道:“我才不看你刚说的什么受委屈的事呢,不然我也得陪着你掉眼泪,”她随意翻了翻,碰巧看到程启琨小时候在防空洞里做的那段离奇梦,便问丈夫:“这段梦境编写的真够离奇,够玄幻,真是二郎神缝棉袄——神缭(聊)啊!”一句话把程启琨逗乐了:“你还挺会说俏皮话!”梅艳冬温柔地说:“好了!好了!今晚就到这里吧!我命令你马上睡觉!,立即关闭电脑,往后可不许这么熬夜了。”程启琨一边关闭电脑一边说:“好!听媳妇的,再不熬夜,马上睡觉!”。
程启琨的小说已经写了三十几章,从开头写到现在总没离开他的家乡大青山,青山县虽然是山区,但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青山县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人民,其中也包括程启琨自己。
提起大青山,程启琨有无限感慨:“小时候梦里有大青山,父母曾去大青山给自己算命,读高中时曾去大青山植树,参加工作后经常去大青山游玩,两次婚姻中的女人都相识在大青山,总之,自己跟大青山有割不断的情缘。”想到这里,又引来了程启琨的诗情,他要赞美大青山,因为在他心里,大青山永远是最美好的故乡。山沟沟的金子照样能发光,这里豪杰辈辈出,彩凤年年有。程启琨暗暗给自己鼓劲儿:“虽然自己坐着轮椅,但是要做到身残志更坚!记得高中毕业时自己曾写过一首《水调歌头》,开头就是‘我有鸿鹄志,誓做好儿郎’,我是医生,岂能屈服于疾患?立誓要创造奇迹!倘若能攀登医学最高峰,根除天下所有顽疾,人活百岁不是梦,让整个地球变成幸福的家园!”程启琨忽然觉得这些真挚朴实的情愫都是写诗的灵感,他把这些灵感汇集起来,一首七律便写成了:
魂牵梦绕大青山
魂牵梦绕大青山,美丽富饶情满川;
孕育豪杰一辈辈,腾飞彩凤几年年。
当真夙愿随心意,问鼎医学摘桂冠;
百病皆除人益寿,幸福常驻我家园。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