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该死的!事已至此,如今我也是别无选择了啊!”公孙越的内心犹如被怒火燃烧一般,愤懑不平的情绪在他胸膛中翻涌,但即便如此,他也深知此时已是无路可退,唯有硬着头皮向前冲去。
无奈之下,公孙越只得强压下心头的愤怒与不甘,面色凝重地指挥着身边那为数不多的骑兵以及众多的步兵艰难前行,试图做最后的殊死抵抗。
此时此刻,公孙越的心中充满了懊悔之情。他不禁开始反思起自己之前的决策,如果当初没有毅然决然地选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或许现在的局面就不至于如此被动。只要能够保存有生力量,哪怕暂时撤退,日后也总能寻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如果此刻不再继续奋勇前进,那么公孙越手下的这一支部队很快便会由于缺乏必要的补给物资而陷入士气低落的困境之中,更糟糕的情况还有可能引发士兵们的哗变以及其他一系列不利于己方的连锁反应。
公孙越抬起头来,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支逐渐远去的由赵弘所率领的敌军部队,眼神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深深的怨恨,更多的则是一种无力回天的绝望之感。
尽管如此,身为世家子弟的那份骄傲与自尊仍然支撑着他不肯轻易放弃。
公孙越暗自思忖道:这件事情背后恐怕另有玄机,据他观察,眼前这支前来迎战的敌军部队乃是敌方阵营中的一支精锐之师。这些所死去的黄巾力士遗留的甲胄武器,无一不证实着黄巾力士们身份的不俗。
按常理来说,若不是林北大营内部已然出现了兵力空虚、防守疲敝之类的状况,对方又怎会舍得将这样一支王牌军队调离原本的防线呢?
想到这里,公孙越决定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放手一搏。他所信奉的就是:哪有小孩天天哭!哪有赌徒天天输!
公孙越面色轻松地把自己心中所想传递给了传令兵,让其向麾下的士卒们传达。当这道命令如春风般拂过每一个士兵的耳畔时,仿佛点燃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瞬间引爆了所有人内心深处潜藏已久的激情与斗志。
要知道,此前赵弘虽然几近全歼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先锋骑兵,但实际上步兵所受的损失不过是微乎其微罢了。
更为重要的是,赵弘为这场胜利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接近两千名精锐骑兵命丧黄泉。而那些散落在战场上、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则成为了公孙范麾下士卒们争相抢夺的对象。在一番激烈的哄抢之后,这些战利品逐渐被不合理分配到几名幸运儿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