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2 / 2)

在公孙越慷慨激昂的鼓舞之下,原本士气低落的军队如同脱胎换骨一般,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高昂士气。他们昂首挺胸,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朝着林北大营挺进。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犹如战鼓雷鸣,响彻云霄,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与此同时,跪在地上的赵弘早已满脸羞惭之色。只见他双手抱拳,重重地磕在了地面上,口中高呼:“主公,属下有愧啊!”话音刚落,便一动不动地保持着这个姿势,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自己失误的深深忏悔。然而,尽管他如此卑微地请求宽恕,却始终没有站起身来,只是不断地行着礼,满心期待能够得到林北的谅解。

那可是整整两千五百名身强力壮、勇猛无比的黄巾力士!然而,当他们归来之时,竟然只剩下区区八百余人。林北望着眼前这支残军败旅,不禁气得满头黑线,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蹊跷之处。

要知道,就在方才激烈的战局之中,林北可是通过望远镜将整个战斗过程尽收眼底。

不得不说,公孙家果真是雄踞于幽州之地的顶尖世家,底蕴深厚,实力非凡。就连公孙越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武将,竟也展现出了令人惊叹不已的统兵才能。且看他那操控步兵的精妙手法,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大为震撼。

若不是赵弘当机立断,迅速下令撤离战场,恐怕连这最后的八百多人都难以幸存下来。

在公孙越的指挥之下,那些步兵犹如一滩深不可测的泥潭,牢牢地牵制住了赵弘这一支骑兵的步伐。而赵弘所率领的部队仅仅是从这些步兵边缘快速掠过罢了,可即便如此,依旧造成了相当可观的伤亡比例。

更为可恶的是,公孙越麾下的这些士卒个个皆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之辈,尤其擅长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深知对于骑兵而言,马匹乃是至关重要之物。于是乎,他们便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斩杀敌方战马之上,使得赵弘的骑兵部队瞬间陷入被动局面。

事已至此,再多的责备都已于事无补。只见林北缓缓地走上前去,伸出双手,稳稳地将赵弘扶了起来。他目光坚定而温和,环视四周后,当众朗声道:“诸位莫要再多加责难,赵弘已然尽力而为,无需多言!他所做之事,虽有瑕疵,但在如此艰难之境下,能做到这般地步已是殊为不易。接下来,一切皆按常规流程行进即可。此事便全权交予赵弘处理!我相信以他的能力和忠诚,定能妥善解决。赵弘我一直对你寄予厚望,从未改变过!”

实际上,所谓的常规流程便是该赔偿的给予合理赔偿,该赡养的尽到应有的义务,绝不可让那些浴血奋战的麾下士卒们感到心寒。毕竟,这些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便是守护一方安宁与正义。若连他们的基本权益都无法保障,又怎能奢求他们继续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呢?

赵弘听闻此言,心中感动不已。原本因失误而忐忑不安的心瞬间安定下来,同时对林北的忠心更是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他深知,依照世家大族一贯的行事作风,倘若自己是在他们手底下做事,犯下这样的过错,恐怕早已身首异处,成为刀下亡魂。然而,林北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委以重任,这份信任与宽容实在是难能可贵。

此事一经传开,众多基层官员亦深受触动。他们纷纷意识到自家主公宅心仁厚、爱才惜才,对待下属宽厚仁慈且赏罚分明。

于是乎,大家对林北的忠心亦是水涨船高,愈发坚定不移。整个阵营内部呈现出一片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景象,人人皆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