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2 / 2)

李婶子铺床的手一顿,一看自己媳妇拿了10块钱给她,赶快摆手说不要,自己家里的几个鸡蛋要啥钱。

王菊花笑着把钱往周婶子手里塞说:

“这也不是全是鸡蛋钱,几个鸡蛋也要不了10块钱,这是我们结婚以来第一次自己赚的钱,高兴,开心,觉得喜庆,感觉好日子要来了,给你这个钱也是让你跟爸也沾沾喜气,以后我们家会越来越好。”

李婶子一听这话,只能收下这最疼爱的小儿子儿媳赚的钱,觉得心里特别感动,自己儿子、儿媳赚钱了,第一个想到了自己爸妈,觉得这么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没有白疼这个儿子。

李婶子眨了眨眼睛,继续把床铺好,又搬了两个屏风把床挡住,里面也有个独立的小空间了。

“飞娃,你也不要嫌弃,现在这住着,我们家目前就只有这个条件,没有多余房间,你衣服啥的,换了就放边上,我会给你洗好的。”李婶子拉着张若飞让他看看这张床。

张若飞一看,床对面的一面墙边,一袋袋的粮食码的整整齐齐,李婶子给他用新被套铺的软软的床,整个床用一个特别好看的屏风挡起来,外面根本看不到,忙说不嫌弃,很好很舒服。

“这个屏风真好看!”张若飞忍不住说道。

“嗯,这个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了我们这一代,只有这个屏风了,当年差点没保住,还是老幺她奶把它当阁楼上的板子才保住,前几年修这个房子,拆了老房子才把它洗干净又拿出了用。”李婶子笑呵呵的说着屏风的来历。

张若飞突然想到一件他们张家的大事,那就是他们村张家祠堂里面供奉的塑像,九几年被人偷了,好像是他姐儿子张飞扬三四岁左右的时候,说是文物,被偷后好像是卖到了香港还是哪里,他们族人找了好几年才得到消息,但是太远了也追不回来了。当时一起被偷的还有他姐家一个不重要的东西,可能就是这个屏风。

“李婶子,我觉得你家这个屏风非常好,你们一定要收好,没地方放的话,平时也不用擦的太干净,上面的图案能遮一下就遮一下,说不定这个以后能卖个高价,有可能能换城里一套房哦,哈哈哈……”张若飞开玩笑似的说着。

“这个呀,以前有人出了2000块钱,想买走,你叔没舍得卖,也觉得那人开玩笑的。”李婶子也笑着说。

“那就好好收着,说不定过几年后真值钱了呢。”张若飞继续说着。

张叔听着这边说的话也走进来说着:“小时候的东西,也只有这个在了,其他的都没了,也算留个回忆。”

张若飞知道张叔祖上是地主,要不是后来败了,那几年说不定也是要拉出去斗一斗的,也是他们张家对外比较团结,也出了几个说的上话的人,过细粮关的时候就他们村里没有饿死过人,不然张叔小时候难过了。

“张叔,我听说现在有好多外面的人到处收古董,有的挖人家祖坟,有的偷人家家里的旧东西,我听我们老师说有个人想买人家喂鸡的碗,那家主人不卖,然后第二天碗就不见了,推测肯定是那个人回来偷了,还有河南的一个大家族,祠堂里面的神像还被偷了呢,说是里面是古董,比较值钱,但是那些村民说那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也不晓得好多代了,到处在找。”

“好久的事情,还有偷神像的,也不怕招报应。”李婶子忍不住说着。

“也没好久,就前段时间,说报警了,那边警察也在帮忙找,我放假前还没找到呢。”张若飞继续忽悠着。

“我们祠堂里面的也好多代了,河南离我们这边这么近,明天我去找志哥说下这个事情,我们祠堂里面还是要注意下。”张叔想了想说着。

“你们祠堂也传承那么久了呀?可以哦!”张若飞惊讶的说着。

张叔一听高兴了,拉着张若飞开始聊:

“我们这支是胡广填四川的时候过来的,祖籍湖北孝感麻城人,刚来这边是在二郎庙那边落脚,先祖张登凤从那一支分出来后,在这买田买地,置家业,慢慢的有了这些人,这祠堂就是先祖一来就置办的,有的还是二郎庙那支张家祠堂请下来的,后来那十年动荡期被一个外来落户的,打砸了些,要不是那个外来户,我们祠堂的神像更多,后来还是我们族人,半夜偷偷的把那些神像砌在墙里才保存了这些下来。唉!”张叔一声长叹,当年的风光回不去了。

张若飞听着这些往事,这些家族故事,心里感慨万分,忍不住又问道:

“以前过细粮关的时候说就你们村里没有饿死的,是咋操作的呢?我们那些村里他们饿死了好多人。”

“我们村里呀,还是因为队长是我们张家最有能力的人当着,他不光是队长,还是我们张家的长房长子,大家都愿意听他的。按着他说的去做才有饭吃。”张叔拿出一支烟点燃继续说着。

“我知道是谁,是不是张青梅的爷爷?”张若飞一下就想到周婶子为啥在村里没人敢惹了。

“梅梅的爷爷才多大,是梅梅的祖祖,也是他爷爷的爸爸,也多亏了他爷爷当通讯员,在政府单位挂了个名,下面办事员不敢太为难。”张叔抽口烟笑着道。

“张叔讲讲呢?”张若飞好奇了,拉着张叔讲故事。

“嘿嘿,就是偷着多种些粮食,田里找关系要肥料,粮食产量弄上去了,趁上面来的办事员不注意,每亩田里藏起一挑粮食,藏在后面竹林里晒干,半夜偷偷的磨成米,藏起来,每天晚上给轮着做重体力活的人加餐,那时候都在食堂吃集体饭,家里不准开火,半夜煮猪食牛食的厨房偷着煮饭,煮白米干饭,当天干重体力活的人一人分一大碗,必须在食堂里吃掉一小碗后,其他的才准带回家去给家里人吃。然后这些人把饭带回家,支个小锅熬成粥,一家人都能喝一口。别的村都怕安排重体力活,就我们村,大家都希望干重体力活,然后村长就排个表,每家轮着来。”张叔在烟雾缭绕中回忆当年的日子。

“村里没人举报吗?”张若飞惊讶的问道。

“大家都能吃饱饭的事,谁会去举报,都是亲戚,也没人干的出这种事,全村就瞒着一家人就行了,也还好那家人住的远,根本不知道,不过他家偷吃啥的大家也不知道,因为他家住的远。”张叔笑着说。

“你们村其他外姓的人也不说吗?王家,黄家,罗家,石家这些?”张若飞更好奇了。

“他们都感谢我们张家的很,明明可以吃独食的,还把他们计划在内,我们村长格局大。但凡在其他村,他们这些恐怕只有看着了。”张叔自豪呢。

“也是哈,其他姓的人也没你们张家人多。”张若飞也笑着。

“那不是,除了罗家,好多以前都是张家的长工跟仆人,我们张家从来没磋磨过别人,好多就是从小收养的孤儿,跟过不下去的穷人家,说起来还是一家人,哈哈哈~”张叔高兴呢。

张若飞也高兴,没有手机的日子,听着长辈讲过去饭都吃不饱的故事,再看看现在能吃饱饭,感觉现在这日子真好!不用为了吃饱提心吊胆,跟以前的日子比,现在真是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