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相爱相杀(1 / 2)

在白波军不断消耗袁绍物资的时候,袁绍也正忙着他的北方称霸大业,在冀州牧韩馥被莫名的吓死后,袁绍顺理成章的成为冀州的实际统治者。而说到韩馥这位大汉文人却是生生的被时代玩死,实在是可惜可叹。本来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大州,从当时局势来看,冀州无论从人口、经济还是地理位置,都算得上当时一流。只可惜韩馥胸无大志,最终被部将麴义(又作鞠义)背叛,只好将地盘拱手让给渤海太守袁绍。至于韩馥费尽心血才搜罗到的一流谋臣和武将,基本都便宜了袁绍。这也导致冀州成为大汉不得不重视的一块心病。

而此时的大师兄公孙瓒则是非常气愤的,因为本来是同盟,甚至可以说是为袁绍提供了后期保障,此时袁绍竟然想着占领幽州,而公孙瓒在东关之战中新破黄巾,军力正盛,这个时期,公孙瓒的威势可以说是极其强大。不仅获得了七万的人口,还得到了黄巾军的大量车甲财物。并且由此威名大振。

公孙越作为公孙瓒的从弟,与孙坚一同攻打袁绍的部下周昂,结果未能取得胜利,反被袁绍军的流矢所中丧命,这个消息传回到公孙瓒后,无疑加剧了他与袁绍之间的矛盾,成为他对袁绍发动战争的重要借口。历史上记载,公孙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

公孙瓒在对袁绍采取军事行动,亲自率军出磐河,同时向朝廷上书,列举了袁绍的十大罪状,包括逼迫韩馥让位、偷袭孙坚后方等,则以行为无疑是站在了政治的最高点,然而此举也引发了各大势力的关注,并使冀州各城纷纷出现附和公孙瓒的声音。

袁绍在冀州的统治地位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缓和局势、取悦公孙瓒,他将自己原本担任的渤海太守一职让给了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希望从此拉拢公孙瓒的力量。然而,公孙范一到渤海就立即倒戈,率领渤海的军队去支援公孙瓒。由此,公孙瓒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他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并且重新设置了郡县的守令。

这一时期大量士人和武将都投靠了公孙瓒,使得公孙瓒得到了军事力量的扩大。

面对公孙瓒的怒火,袁绍选择了退让。这一举动表面上看起来是丧师失地、屈膝求和,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政治策略。袁绍的割地行为,一方面是为了补偿公孙瓒在堂弟公孙越战死后的损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进一步稳定冀州局势,通过让步来换取与公孙瓒的和解,避免持续的战争对冀州的破坏。此外,此举也展现了袁绍作为政治家的眼光和智谋,他明白在某些时候,适时的退让才能为未来的大业积蓄力量。其实,你以为袁绍那么容易让公孙瓒占便宜吗?自然不是。

时间来到界桥之战,公孙瓒在磐河大营对袁绍虎视眈眈。面对公孙瓒的攻势,袁绍自然不会将冀州拱手相让,于是挥师北上迎击。袁绍亲自上阵,战争在界桥之南二十里一触即发。

公孙瓒带领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了五千多骑兵,其中以他精锐的“白马义从”为核心力量。说到白马义从,就要说起公孙瓒对外族态度非常强硬,其立志要扫灭乌桓。每当有敌情时,公孙瓒怒气冲冲,如同寻仇一般,带着人马冲杀过去,有时还连夜作战,令乌桓人恐惧万分!因其常骑白马,故乌桓人奔走相告曰:遇白马将军者应当速速避之。

在与胡虏的作战中,公孙瓒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白马义从。

白马是一种毛色已经褪色的青马,其年龄大概在六七岁左右。正处在巅峰的战马配上骑术精湛的骑士,真是一对完美的组合。

公孙瓒的军队以灵活机动的骑兵部队为主力,主要的战斗方式是利用骑兵的灵活机动性对敌军实施交叉射击。公孙瓒的将士们骑在马上射箭,即所谓突骑兵。

袁绍则派遣麹义率领八百精锐先登死士作为先锋,使用一千张强弩作为掩护,他自己则指挥着数万步兵在后方。

在正常情况下,袁绍可能无法战胜公孙瓒,因为他在战场上少了一个可以整出很多花样的兵种——骑兵。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麹义。

麹义,又作曲义、鞠义,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他出生并成长于凉州的西平郡。麹义早年就精通羌人的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战争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

在历史上,麹义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只是打酱油的角色,而是真正的勇将。他南征北战,每逢战事,都能克敌制胜,屡建战功。

原本麹义是韩馥的部下,因为与韩馥理念(或其他)不符,背叛了韩馥。而袁绍为对付韩馥,就与麹义结盟。待到袁绍顺利拿下冀州牧后,麹义也就理所当然的归顺了袁绍。

麹义是凉州人,而东汉末年,朝廷一直对凉州羌人用兵,军队的先进战法和严明纪律被麹义摸透了。反观公孙瓒,他与乌桓、鲜卑的战争都是硬碰硬,以骑兵对骑兵,谁的力量更大,谁更勇猛,谁就能获胜。

当公孙瓒看到袁绍军队数量较少时,他下令骑兵发起冲锋,直捣敌阵。然而,麹义率领八百精兵和一千张强弩的士兵却表现得十分冷静,他们俯伏在盾牌下,坚守阵地,不动如山。等待敌军冲到只有几十步的距离时,一齐跳跃而起进行反击。齐声发威,一时之间欢呼动地,箭如雨发。公孙瓒的部队一时大乱。

这就需要军阵的配合以及严明的纪律。面对骑兵,古代冷兵器时代很少能有人不畏惧。当马蹄蹬地,骑兵呼啸而来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不战栗。

麹义的八百先登死士则是用巨盾长矛列前,一千名强弩手埋伏在巨盾下方,这种军阵配合有两个好处。

一是麻痹敌人,让敌人肆无忌惮的接近,而在军阵爆发时,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第二个好处,也能让自己的士兵无法亲眼目睹对方万马奔腾的宏大场面,不会被骑兵的气势震撼。更让严明的纪律约束能够起作用。避免出现溃逃现象。

麹义部发动了反攻。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幽州骑兵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的箭矢如同雨点般落下,瞬间就击中了许多幽州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