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战前夕一(1 / 2)

冀州邺城,袁军正在紧急调集兵力,调配粮草物资,时光匆匆,转眼间大军的粮草已经准备妥当。袁绍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雄赳赳的士兵,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高举手中的剑,大声喊道:“众将士们,今日我们出征司隶郡,为了袁家的荣耀,为了我们的未来,奋勇杀敌!”

战鼓响起,士兵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司隶郡进发。沮授望着出征的队伍,心中充满了忧虑;而许攸则信心满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此时,王府中,我正准备前往青州之时,腾伯走进书房通报称,蔡琰小姐前来府中求见。我赶忙出府迎接,只见她身穿素衣,手捧古琴,面带微笑地走进了我的王府。我感到十分惊讶,但还是礼貌地请她来到客厅入座。蔡琰坐在琴前,轻轻拨动琴弦,弹奏了一曲《胡笳十八拍》。这是一首哀怨动人的曲子,看得出这是蔡琰表达出的思念和对命运的不甘。

弹奏完毕,蔡琰站起身来,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她说道:“小王爷,我知道您是一位有才华、有正义感的人。我此次前来,是想请问询王爷,何时可以将臣妾迎娶进门,臣妾今年已经芳龄十七,我也愿意嫁给您,成为您的妻子。”

我听了蔡琰的话,我才想起这个年代女子此时已经是大龄青年了,如今的女在婚配大都在13至16岁,而蔡琰此时的年龄如果没有婚嫁,恐怕要被人在背后说闲话的。但我心中也是十分矛盾。一方面,我对蔡琰的才华和美貌深感敬佩和喜爱;另一方面,我此次前去青州,责任重大,不能被儿女情长所牵绊。我陷入了沉思之中,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蔡琰。

蔡琰见我犹豫不决,便又说道:“小王爷,我知道您心中有所顾虑。但是,我是真心爱您的。我愿意为您付出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难道小王爷连给我一个答复也不能吗?”

我被蔡琰的真诚所打动,最终我握住蔡琰的手说道:”此事确是本王疏忽,但此次前往青州,关系着大汉以后的走向,实在是不便此时成婚,还请姐姐放心,此事过后,本王必将迎娶姐姐进府。”

蔡琰听了我的话,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她点了点头,说道:“小王爷,我明白您的心意。我会一直等您回来。”

我轻轻地抚摸着蔡琰的手,说道:“姐姐,你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我会尽快解决青州的事情,然后回来与你成婚。”

蔡琰微微一笑,说道:“小王爷,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我会在这里为你祈福,等你回来。”

我点了点头,说道:“姐姐,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说完,我和蔡琰又聊了一会儿,然后便命人送她回府。

在府门口,看着蔡琰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眷恋。待我收拢心情,告知曹腾道:“准备一下行装,此次将许诸带着身边护卫,待奉孝一到,本王便一起前往青州。腾伯,此次前往青州,时日长久,府中之事还要你多加费心才是。”

曹腾赶忙拱手道:“小王爷放心,老奴必定不负王爷重托。”

我虚扶起曹腾道:“腾伯,进府吧,这次是为大汉统一的一战。”

半月后,郭嘉马不停蹄地赶赴王府,简要地将凉州之事作了一番介绍。得知凉州已然平稳,心中也着实安定下来,随即便将袁绍起兵之事详细地告知了郭嘉。同时,将朝廷意欲用兖州和青州两郡之兵力来抗衡袁绍之事,也一并告知。

郭嘉得知朝廷的决定后,沉思良久道:“主公,袁绍此役可谓是决定冀州此后归属的一战,也是一场被迫的应战。此事若成,朝廷此后便可无需耗费多少兵力,便能取得冀州、幽州两郡,故而此役极为关键重要。”

我不解地说道:“奉孝为何如此言说?”

郭嘉笑道:“主公,袁绍将其膝下三子分别封赏于黎阳、幽州、邺城三地,而这正是取祸之道,再加上袁绍亲族观念较重,其子侄也被封赏于冀州、幽州等郡县,更是加剧了日后的分裂之势。主公,若是此战顺利,冀州的兵马必定败亡,袁家也将无力回天了。”

听到郭嘉的话,我心中暗自盘算着取胜的几率更大了。于是说道:“奉孝,此战关系重大,恐怕会旷日持久,此番你还需好生谋划才是。明日我等就要赶往青州,途经兖州,本王准备留下兖州五万兵马,黑山仍由张飞率领一万兵马驻防,鲍信带领四万兵马驻守兖州城,并以备黑山策应,其余兵马由士元统领前往青州会合,不知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听后,笑着说道:“主公如此安排甚是妥当。”

次日,一行人离开了京师,奔向兖州。一路上,我与郭嘉继续商讨着战略部署。我们分析着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思考着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我方的实力。

到达兖州后,我立刻召集将领们进行军事会议,我详细地阐述了作战计划,并对各路人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于是,庞统、关羽、于禁带领着兖州的十万兵马一起前往了青州。

大帐中,曹操将青州军事布防情况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一番,原来,曹操在陈宫的谋划下,全军已经完成调集,前几日先锋魏延代领步卒一万已经开拔,剩余兵力也已经集合在此地。

听到曹操的安排,我言道;“孟德行军布阵甚是妥当,遥想袁绍当年曾说过,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可知这位四世三公的袁家当家人,也曾经是意气风发,英雄盖世,敢说敢做,丝毫看不出现在的“色厉内荏”的迹象。故而,可知世人就是这样,没有拖累,行为做事也就无所挂碍。”

众人皆是点头称是。

“言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各位,当下朝廷和袁军的对决,虽然是袁绍起兵为冀州未来而战,朝廷也可认为是为争夺北方主导权而进行的战略决战。胜则整合中原,具备一统天下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败则从此退出逐鹿北方的能力,在台下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看戏人。自然,事关重大,还需谨小慎微。但我等不能像袁绍那样,事业做大了是好事,但由此带来的负担也越发沉重。还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据董重来报,袁绍虽正值壮年,却早已暮气沉沉。别的不说,仅仅因为最心疼的小儿子有病,就搞得自己精神恍惚,“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甚至要死要活,以至于田丰曾劝其趁京师空虚、袭击洛阳的时候,袁绍却以儿子有病为由一口回绝。可见主帅不能明辨是非,内部空有沮授、许攸、审配、郭图、颜良、文丑等一班文臣武将,兵马钱粮虽是不计其数,阵势虽大,但影响却是要大打折扣,故,出师前,袁军就败了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