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二十五年,太子李正元膝下已经有十几个儿子,皇室第三代可谓是昌盛。
不过,对于这些孙子,苏铭早就安排好了,等他们十八岁之后就分封到边疆,为大唐开疆拓土。
与此同时,大唐的科技树也在慢慢攀登,吸收了西方的科技精华,上年前的科技慢慢形成了组织。
苏铭专门组建了各种工学院,分门别类,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等。
而且,大唐稳定之后,苏铭还让人把火药枪炮给搞出来了,蒸汽机,水泥那些东西自然是少不了。
开宝三十年,契丹投靠大唐,请求内附,至此,大唐北方再无游牧民族的边疆祸患。
时光冉冉一闪而逝,转眼间就来到开宝四十年。
在这一年,苏铭没有继续当皇帝,而是宣布禅位,将皇位传给了李正元,带着多阔霍离开了皇宫。
至此,天下迈入新时代。
长江之上,一艘小船沿着江顺流而下。
苏铭坐在船头上,望着长江沿岸的风景,对一旁的多阔霍说道,“在洛阳待了几十年,再好看的风景也看腻了,好多地方我都没去过。”
多阔霍美眸中浮现出异色,“九州之地人杰地灵,想当初我还想让契丹入主中原,现在想想,还真是天真啊。”
这些年,大唐各地兴修水库,大坝,还有铁路,江运,海运十分发达,比后世吃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大英还要强。
不得不说,大英本土资源匮乏,还要到全球到处圈地,哪里比得上九州物华天宝,资源充沛。
不需要向外扩张,苏铭就引导着大唐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你看,那是巫峡!”忽然,一道怪异的口音从不远处传来。
苏铭抬头,就看到长江航道上,一艘大船行驶着,在甲板上,一个个黑发蓝眸,高鼻梁薄嘴唇的外国人正在惊叹。
这十几年,不断有西方人来大唐,他们有的是为了游历,有的是为了留学,还有的想要加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对于这些人,苏铭来者不拒,大唐兼容并蓄,几千万汉人,还容不下几十万个外国人?
这些年,据说西方各国受到影响,三十年战争貌似要提前出现,各国暗地里厉兵秣马,准备反抗天主教,拿回国家主权。
同时,大一统的思想也在欧洲不断蔓延,西方历史上最大的国家也不过包围了地中海,而现在,大唐的出现对他们无疑是降维打击。
人会自然而然的向往好的,就跟后世老美成了人类世界的灯塔一样。
……
在九州各地游玩了两年之后,苏铭回到洛阳。
千秋殿是苏铭待了几十年的地方,李正元登基称帝之后,萧规曹随,并没有更改苏铭制定的规则。
再加上大唐一二代传承平稳,并未像前唐一样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权利和平交接,使得朝堂秩序稳定。
这一天,李正元正在批阅奏折,以前不当皇帝,他还能偷懒,现在当皇帝,他连偷懒都不行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李正元受到正统的帝王教育吗,该有的责任心,他都有,人生在世,大权在握,怎能不作出一番事业。
他老爹再造大唐,他不说让大唐变得更伟大,怎么着也不能败坏家业才是。
而他,就盯上了苏铭给他讲的开辟新领土的事,受到下西洋的影响,大唐海运极其发达,因此,朝廷船队顺理成章的发现了新大陆。
开辟新大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朝廷的力量有限,还需要民间自主进行,因此,苏铭提前把李正元的十几个儿子都分封到了海外,安排官员替他们打理。
等这些孩子成年之后,就把他们赶到封地去。
而现在,李正元等不及了,他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到新大陆开辟,在新大陆大手笔的赏赐田地。
千百年来,百姓们对土地的渴望是刻到骨子里的,在大唐,他们能拥有的土地只有几十亩,而到了新大陆,他们只要耕种五年,就能得到上千亩土地。
一时间,民间资本当起了先锋,主动到新大陆开荒。
美洲,澳洲陆续兴起了移民潮,而澳洲铁矿和美洲金矿的发现,更是给这移民热潮加了把火。
根据开宝四十年的数据记载,大唐的人口达到了八千万,这是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后最精准的数字。
以前,大族们还隐蔽了少许佃户,而随着朝廷的体制不断健全,监督体制的完善,人口的潜力完全被挖出来,这八千万虽然不是最精准,但也是大差不离。
李正元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海外官府递上来的奏折,忽然感觉有些不对,他抬头一看,就见到一个穿着书生袍的青年站在自己面前。
他神色一震,连忙起身,“儿臣参见父皇。”
苏铭望着他面前捋起来的奏折,点点头,“这两年,你做的还不错。”
闻言,李正元心头的压力瞬间消失了许多,正是因为有苏铭珠玉在前,他才有很大的压力,谁也不想当一个平庸的皇帝。
奈何,苏铭开了挂,他怎么追得上?
李正元上前,拉着苏铭坐下,给他沏茶倒水,“父皇,这次回来,你还走吗?没有父皇在后面给我压阵,儿臣心里着实不安。”
苏铭接过茶水,淡淡笑道,“行了,我好不容易休息,才不想回去处理奏折。你要是想的话,早点把儿子培养出来,把皇位传给他,这样以来,你就能跟我一样了。”
闻言,李正元讪讪一笑,不再开口,他才体会到皇帝的权利,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苏铭瞥了瞥他,“你现在是皇帝,怕什么?谁要拦你,找个名头杀了便是,没什么好顾忌的。”
李正元脸色更加尴尬,没想到自己当了皇帝还要被老子训。
他又不是开国君主,没那么大威信,可不能乱来。
父子两人聊了一阵后,苏铭在皇宫住了几天就离开了。
在那之后,再也没人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