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开封府四面环水(1 / 1)

征大人的豪华马车缓缓驶入开封府境内,这里是河南省的省会,位于黄河以南,是大清版图中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开封府四面环水,地势平坦,历史上便有“七朝都会”之称,是中原大地的核心区域,也是古代水运与陆路的重要交汇点。

从地理位置上看,开封府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北临黄河,南接大别山余脉。黄河自古以来滋养了这里的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冲积土壤,使得这里成为中原的农业重地。然而,这条母亲河也带来了频繁的水患,让开封府多次陷入洪水的困扰。清朝初期,康熙帝和后来的雍正帝曾派遣大臣治理黄河,意图安定水患,但收效有限,黄河决口的问题依然对这一带的百姓生活造成威胁。

从开封府的城池结构看,这座城市采用了传统的四方布局,城墙巍峨高耸,围护着内外城。马车刚进城时,征大人便注意到城墙上的红砖在阳光下微微泛光。清朝时期的开封,虽然没有北宋时期的极盛辉煌,但依然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之一。城中以大相国寺为地标,周边分布着许多庙宇、祠堂和民居,展现了清代开封府作为一座文化古城的历史积淀。

开封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在商贸上的独特地位。马车驶过通济渠的遗址时,征大人特别驻足停留。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到了清朝已部分淤塞,但仍然能够看出它曾经带给开封的繁华与活力。这里的水路不仅连接了中原和江南地区,也使得开封府成为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征大人从车窗中远眺,发现河道两岸还有一些零散的商贩,依靠水运带来的货物谋生。黄河虽不再稳定,但它对周边经济的深远影响依然清晰可见。

再往城内,马车经过朱雀大街,这是开封府最主要的街道之一,南北贯穿全城。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商铺招牌高悬,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其中。这里的商人以南北货交易为主,不少货物从运河沿线运来,还有些货物通过陆路从山西、陕西一带运送过来。征大人特意让马车慢行,细细观察这些商人的交易方式,留心记录商贸活动的兴衰。他从侍从的低语中得知,这里的丝绸、瓷器、盐等货物远销四方,也有许多异域的香料和药材通过丝绸之路最终到达开封,成为市民的日常用品。

但开封府的繁华也掩盖不了地理位置带来的隐忧。清朝时期的开封,地势较低且临近黄河,水患几乎成为地方官员的心腹大患。征大人随行的侍卫悄声提醒道:“大人,这里的百姓常年面临黄河决堤的威胁,许多村庄一夜之间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这也是为何城外的田地时常荒芜,百姓难以安居。”征大人闻言点了点头。他透过车窗看到,城郊的农田确有部分荒废,土壤中夹杂着沙质泥浆,显然是长期遭受黄河冲刷所致。他心中暗自记下,决定待入城之后,详细了解这里治理黄河的方案和百姓的应对措施。

开封府不仅是交通枢纽,还是军事防御的重要据点。作为河南的门户,它扼守着北方通往南方的要道。从开封向北,可达黄河北岸直隶一带,向南则连接长江中下游的富庶之地。从军事角度看,这里的战略地位不容小觑。康熙年间,准噶尔叛乱期间,朝廷多次从开封府调集物资与兵力,支援边疆。征大人经过城内的练兵场时,看到几队士兵正在操练。他向随行官员询问:“这练兵是否为防守黄河沿岸而设?”随行官员答道:“大人英明,这些兵士除了驻守城池,还要随时准备应对水患期间的匪患。水患频发,民间盗匪趁机而起,地方治安需要依靠这些兵士维持。”

征大人又问:“那这城池周围的防洪堤坝可有加强?”官员答得有些吞吞吐吐:“这……近年来朝廷虽拨款修缮,但仍有许多堤坝年久失修,尚需进一步治理。”

马车穿城而过,最终停在了开封府内的城隍庙前。征大人下车驻足,望着这座庙宇。城隍庙作为地方神庙,供奉着守护城市的城隍爷,是开封府百姓祈福的圣地。庙前香火旺盛,百姓络绎不绝,求平安、求风调雨顺之人比比皆是。征大人走入庙内,注意到墙上刻满了历代捐赠者的名字,有不少是富商大贾,也有些是寻常百姓。百姓面对水患、干旱等天灾时无能为力,只能寄托希望于神明,这让征大人感到既感叹又无奈。

离开城隍庙,征大人继续考察开封府周边的环境。他从地图上看到,开封的东北方向是陈留,南方通往汴梁郊外的大片平原。他特意选择了一条通往郊区的道路,察看黄河沿岸的堤防建设。到了黄河岸边,眼前的景象让他深感震撼。河水滔滔,岸边是一些简陋的木桩和泥土堤坝,勉强挡住了河水的冲击。堤坝上有几名工匠正在修补决口,他们衣衫单薄,满身泥水,但依旧埋头苦干。征大人靠近后问道:“修补堤坝的费用从何而来?”一名工匠抬起头,叹息道:“大人,这些堤坝多是地方官府组织修建,但银子不足,我们百姓自掏腰包,有时连粮食也得省下用作修堤的劳力报酬。”

听到这里,征大人面色沉重,心中更加坚定要将这一切如实呈报康熙皇帝。他明白,开封府在大清版图中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地理位置,更在于它对整个国家经济、民生和防御的深远影响。这座城池若能安定,便是黄河中下游的坚实屏障;若无法治理,将是天下隐患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