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群众思想建设(1 / 2)

晚上,府里聚会,梁明好不容易才从袁清婉、钟灵和清荷的包围圈中脱身,他端着酒杯,目光却在人群中梭巡,寻找着袁天青的身影。

梁明的耳朵也没闲着,捕捉着周围的谈话,分析着宾客的身份和立场。终于,在角落里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他发现了袁天青。

梁明不动声色地放下酒杯,灵活地穿梭在人群中,像一条游鱼般滑过宾客之间,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时不时与相熟的人点头致意,寒暄几句,却始终保持着前进的方向。来到袁天青身边,他轻轻拍了拍袁天青的肩膀。

“老泰山,忙着呢?”梁明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压低声音问道,眼神里带着一丝神秘。

袁天青正与一位当地士绅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被打断后略有些不悦,但看到是梁明,又无奈地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酒杯。

“你小子,总算想起我了?我还以为你乐不思蜀,准备今晚就宿在温柔乡里呢。”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梁明嘿嘿一笑,露出一个略带讨好的表情。“哪能啊,这不是有正事要跟您老商量嘛。”他说着,眼神示意了一下周围,然后将袁天青拉到一个更加僻静的角落,确保谈话不会被其他人听到。

他压低声音,将玉石的事情以及自己关于开展群众思想建设,也就是“天下大同”的想法简要地跟袁天青说了一遍,并着重强调了玉石的神奇功效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袁天青听完,眉头紧锁,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你这‘天下大同’的思想,倒是不错,立意高远,也符合我心中的理想。只是这传播方式,还得仔细斟酌。单凭你一人之力,怕是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旧观念。”他分析着其中的利弊,语气严肃而认真。

“我也是这么想的,”梁明点头表示赞同,“所以我想,不如创办一种官方的报纸,由信得过的人主创,定期刊登一些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百姓的思想,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般。”

袁天青听后眼睛一亮,抚掌大笑,“妙啊!这报纸一出,便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比你只在军营里吆喝可有效多了!只是这主笔之人,得要懂得点人情世故,文笔也要犀利才行。”

他略一思索,目光落在远处正与人交谈的于吉身上,“于吉那老小子,学富五车,又深谙世事,倒是不错的人选。”

梁明也觉得于吉合适,只是于吉并不在府上,只能明日再做打算。“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就去找于吉商量,争取尽快将此事落实。”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梁明心头一紧,暗道不好,这“莺莺燕燕”又来了。他下意识地想躲,却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钟灵一袭紫色长裙,像一只灵巧的燕子,轻盈地穿过人群,拉着身穿浅蓝色衣裙的袁清婉和一袭淡绿色长裙的清荷,像三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飞了过来。袁清婉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红晕,眼波流转,顾盼生辉,显然还没从之前的嬉闹中缓过来。

袁天青看着梁明,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刚想开口调侃几句,却突然感觉背后一凉。他僵硬地转过头,只见袁夫人正站在他身后,双手抱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又在聊正事?”袁夫人语气温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今天好不容易休息一会,你们爷俩就不能消停点?看看这满园的景色,多好的立冬宴,都被你们浪费了。”

袁天青立刻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夫人说得是,说得是,这就陪您,这就去。”

三女也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梁明“重色轻友”,说他只顾着和老泰山谈正事,把她们三个都冷落了。

梁明无奈地苦笑,这左拥右抱的幸福,还真不是一般人消受得起的。他只好举起双手投降,“好好好,我的错,我的错,今晚都听你们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不好?”

看着梁明被众女包围,袁天青摇头叹息,却又带着一丝羡慕。他悄悄地对袁夫人说道:“还是夫人有福气,养了个这么优秀的女儿,给我们袁家找了个这么好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