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2 / 2)

八节山间随性放,四时湖中任陶情。采薪自有仙家兴,垂钓全无世俗形。门外野花香艳艳,船头绿水浪平平。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乐山乐水真是罕,谢天谢地谢神明。”他二人既各道词章,又相联诗句,行到那分路去处,躬身作别。张稍道:“李兄啊,途中保重!上山要小心虎。假若遇到危险,明日街头少见故人!”李定听了大怒道:“你这人懒散!好朋友也祝生死,你怎么咒我?如果我遇到虎受伤,你一定遇到急流翻江!”张稍道:“我永远不会遇到急流翻江。”李定说:“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时来暂时祸福。你怎么能保证无事?”张稍道:“李兄啊,虽然你这么说,你还不知道。不如我的生意是可以捉摸的,一定不会遇到这种事。”李定问道:“你在水上谋生,极其危险,隐秘而暗,有什么捉摸?”张稍道:“你不知道。在长安城的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天给他一条金色的鲤鱼,他就会告诉我一个诀窍,按照方位,百次都准确。今天我又去请教他,他告诉我在泾河湾东边下网,西岸抛钓,必能获得满载的鱼虾。明天我会上城去卖鱼换钱,再与你相见。”于是两人告别。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草丛中有人。原来泾河水府中有一个巡水的夜叉,听到了百次百着之言,急忙来到水晶宫,匆忙向龙王汇报道:“有麻烦了!有麻烦了!”龙王问:“出了什么麻烦?”夜叉说道:“臣巡水去到河边,听到两个渔樵的对话。在分别时,他们说的话非常危险。那渔翁说:长安城的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他的算命最准。只要给他每天送一条鲤鱼,他就会告诉你一个诀窍,教你百次百着。如果按照这种算法准确,岂不是要将水族尽皆打死?这将如何壮观水府,如何扬波助大王威力?”龙王十分愤怒,急忙拔剑要去长安城,除掉这个卖卦的人。旁边的龙子、龙孙、虾臣、蟹士、鲥军师和鳜少卿等人纷纷上表道:

“大王且息怒。常言道,过耳之言,不可听信。大王此去,必有云从,必有雨助,恐惊了长安黎庶,上天见责。大王隐显莫测,变化无方,但只变一秀士,到长安城内,访问一番。果有此辈,容加诛灭不迟;若无此辈,可不是妄害他人也?”龙王依奏,遂弃宝剑,也不兴云雨,走上岸边,摇身一变,化作一个白衣秀士,真是风姿英伟,威仪凌霄。举止得体,步履有序。言辞遵循孔孟,礼节遵守周文。身穿玉色罗-服,头戴逍遥一字巾。他凝聚云气步入上路,径直到长安城西门大街上。只见人挤人,嘈嘈杂杂,热闹非凡,其中有人高谈阔论地说:“龙属的本命与虎相冲。寅时、辰时、巳时、亥时,虽称为合局,只怕日犯岁君。”龙王听闻,便知就是那卖卜的地方,他走过去,分开人群,远远观看,只见四壁珠玑,满堂绮绣。

宝鸭香气不断,磁瓶中的水清澈透明。两边摆放着王维的画作,座上悬挂着鬼谷的形象。

端溪砚台,金烟墨,与那雄壮的毛笔相辉映;火珠林,郭璞的笔墨,恰好与台政新经相对。六爻我熟悉,八卦我通晓。能够理解天地之理,善于洞察鬼神之情。一-子午安排得当,星辰布局清晰。真正能看见未来的事情,过去的事情,看起来就像观看月亮的镜子;某家的兴起,某家的衰败,犹如神明的显现。知晓凶吉,判断生死。开口谈论风雨迅疾,动笔鬼神都惊讶。招牌上有书写的姓名,神课先生名叫袁守诚。这个人是谁?原来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名叫袁守诚。他果然相貌奇特,仪容秀丽,声名远扬,术业堪称长安之冠。龙王进门,与先生见面,礼节周全,童子奉上茶。先生问道:

“大王来问什么事?”龙王回答:“请卜卜天上的晴雨情况如何。”先生随即传授了一个诀窍,断言:“云迷山顶,雾罩林梢。如果占卜的是雨泽,明天准会下雨。”龙王问:“明天何时开始下雨?雨量有多大?”先生说:“明天辰时会有云雾,已时会有雷鸣,午时会下雨,未时雨将充足,总共降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龙王笑着说:“这种说法不可取。如果明天下雨,我将依据你断言的时间和降水量,送上五十两黄金以示感谢。如果没有雨,或者断言的时间和降水量不准确,我会告诉你实情,并打破你的门面,撕碎你的招牌,立刻把你赶出长安,不允许你继续在这里欺骗众人!”先生欣然回答:“这一定听你的。请来,请来,明天下雨后我们再见面。”

龙王告别,离开长安,回到水府。大小水神迎接,询问:“大王拜访那位卖卦的如何?”龙王说:“有,有,有!只是个吹牛皮的先生。我问他何时下雨,他就说明日下雨;问他时辰和雨量,他又说辰时会有云雾,已时会有雷鸣,午时下雨,未时雨将充足,共降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我与他打赌;如果他说的准确,我就送他五十两黄金以示感谢;如果稍微差错,我就打破他的门面,赶他离开,不允许他在长安欺骗大众。”众水族笑道:“大王是八河总管,掌管雨雪雷电,有雨无雨,惟大王知晓,他怎敢乱说?那卖卦的定输了!定输了!”

此时龙子、龙孙和鱼、鲫、蟹士正在欢笑谈论这件事情未完,忽然听见半空中高喊:“泾河龙王接旨。”众人抬头望去,是一个金衣力士,手持玉帝下旨,径直飞往水府而来。龙王慌忙整理衣衫,焚香接受旨意。

金衣力士随即离去。龙王向他表示感谢,拆开封条一看,上面写着:“奉命八河总管,引发雷电行动;明日降雨雪,普济长安城。”旨意中的时辰和数量与那位先生的判断完全一致,让龙王心惊胆战。他稍微恢复过来,对众水族说:“尘世中有这种有灵性的人!真是能通天彻地,却不输给他!”鲥军师奏道:“大王放心。要赢过他有何难?臣有一计,可以制服他的口舌。”龙王询问计策,军师说:“稍微改变降雨的时辰,减少了一些数量,他断卦就会不准确,怕不赢过他?到时将他的招牌打碎,赶他离开,确实不难!”龙王听从他的奏报,毫不担忧。

第二天,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等点集在长安城上空。他们按照那位先生的预言,辰时布云,午时发雷,未时开始下雨,申时雨停,总共降水三尺零四十点,龙王改变了一个时辰,减少了三寸八点,雨后释放众将。然后他再次化作白衣秀士的形象,来到西门大街上,冲进袁守诚的卦铺,毫不客气地打破了他的招牌、笔、砚等。那位先生坐在椅子上,毫不动容。龙王又拿起门板大声打砸,骂道:“你这个妄言祸福、误导众心的妖人!你的卦也不灵验,言辞又狂妄!你说明天下雨的时辰和数量完全不符,你还敢如此高坐,赶紧离开,饶你不死!”袁守诚仍然毫不畏惧,面朝上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没有死罪,只怕你才有死罪呢!别人可以被欺骗,我却不容易被欺骗。我认得你,你不是秀士,而是泾河龙王。你违背了玉帝的敕令,修改了时辰,减少了数量,违反了天条。你在龙庙上,恐怕难免一刀,你还在这里骂我?”龙王听说后,心惊胆战,毛骨悚然,急忙扔掉门板,整理衣衫跪在袁守诚面前说道:“先生请恕。前言只是开玩笑,没有想到会变成现实,确实违反了天条,怎么办?请先生救救我吧!”

否则,我宁愿死也不会放过你。”守诚说:“我无法救你,只能指引你一条生路。”龙王问道:“请指教。”守诚说:“明天午时三刻,你应该前往人曹官魏征那里听判决。如果你真的要保住性命,就要赶紧去告诉当今的唐太宗皇帝。魏征是唐王驾下的丞相,如果能请求他的人情,或许就能化险为夷。”龙王听到后,含着泪辞别。不知不觉太阳西沉,夜空中繁星点点。只见:烟雾笼罩山顶,归巢的乌鸦已疲倦,远路行人投宿旅店。渡口有新雁宿沙洲,银河闪烁。关闭宵门,村中灯火无光焰。风袅袅地吹拂着道院的炉烟,蝴蝶只在梦中飞舞。月亮移动,花影倒映在栏杆上,星光错乱。滴水的声音换班了,不知不觉已经深夜过半。

这个泾河龙王没有返回水府,只是停留在空中,等到午夜之前,收起了云雾,收拢了龙角,径直来到皇宫门前。这时唐太宗正梦游出宫门,走在月光下的花影中,突然龙王变成人形,跪拜在他面前,喊道:“陛下,救救我!救救我!”

太宗说:“你是谁?朕必会救你。”龙王说:“陛下是真龙,而我是守护龙。因为我违反了天条,应该受到魏征处斩的惩罚,所以前来恳求,望陛下救我一救!”太宗说:“既然是魏征要处刑,朕可以救你。你可以放心前去。”龙王喜悦地表示感谢,跪拜后离开。

然而,太宗在醒来后仍心中念念不忘。早已到了五更三点,太宗举行朝会,召集文武官员。只见:

烟笼凤阙,香气萦绕龙楼。光辉映动红墙绿瓦,云彩轻扫翠华流。君臣相契,有如尧舜时代。礼乐庄严,近乎汉周。侍臣端坐,宫女手持扇子,成双成对,映衬着彩色。孔雀屏风,麒麟殿阁,处处光芒闪烁。山呼万岁,华祝千秋之盛。静静地鞭声响三下,身穿冕服的官员齐声行礼。宫廷花朵灿烂,天香弥漫。堤岸上的柳树柔软地随着御乐的歌答。珍珠帘幔,翡翠帘窗,金钩高高挂着;龙凤扇,山河扇,宝辇停留在那里。文官们英俊出众,武将们挺拔威武。御道分高下,丹墀上列着各种品级。乘坐三大象的金章紫绶,地久天长,双双宛如永恒的秋天。众官员朝贺完毕,分别分班。唐太宗目光闪烁,逐一仔细观察。只见文官一列之中有房玄龄、杜如晦、徐世-、许敬宗、王-等人,武官一列之中有马三宝、段志贤、殷开山、程咬金、刘洪纪、胡 敬德、秦叔宝等人,一个个仪态庄严,端肃肃穆,但是没有看到魏征丞相。唐太宗召来徐世-上殿,问道:“朕昨晚梦到一个怪梦,梦见一个人迎面行礼,自称是泾河龙王,因为违反了天条,应该由人曹官魏征处刑,他来请求寡人救他,寡人已经答应了。而今天班前却没有看到魏征,何故?”徐世-回答道:“这个梦是准确的,稍等魏征就会到朝堂,陛下请不要放他出门。过了今天,梦中之龙才能获救。”唐太宗大喜,立即传旨,命众官邸官宣魏征入朝。

据说魏征丞相在府中,夜观察天象,烧香祷告,突然听到天上传来仙鹤的叫声,原来是天差仙使前来,捧着玉帝的金旨,命令他在午时三刻梦中斩杀泾河的老龙。这位丞相感谢了天恩,斋戒沐浴,并在府中试着剑术,修炼元神,所以没有入朝。当驾官前来宣召时,他惊慌无措,又不敢违背君命,只能急忙整理衣带,与当驾官一同入朝,在太宗面前叩头请罪。唐太宗颁布诏书道:“赦免你的罪过。”这时其他臣子尚未退朝,于是命令卷帘散朝,只留下魏征,宣上金銮,引他进入便殿,先讨论治理国家的策略和国家的定计。接近巳末午初的时候,又命宫人取出大棋盘来,“朕与贤卿下一局棋。”宫女们随即取来棋盘,摆放在御案上。魏征谢过恩宠,开始与唐太宗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