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2 / 2)

“可以试试跟弟弟也说:‘妈妈也很想陪你玩儿,但是妈妈需要写论文,今天要做完什么什么,你能帮我想想怎么办吗?’类似这样的话。”

“好,今晚就来试试!但有时候啊,我会挺自责的,觉得我的孩子没有生在一个好妈妈的家里……”

“邢女士,你看,在如今疫情带来的混乱中,你带孩子们待在了安全的地方、保持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健康,相信我,这表明你已经是很好的妈妈了!自责,如果能带你找到更好用的应对方法,那也行。问题是,更多时候,面对无可改变的局面,自责只是一种自我道德绑架,除了扭曲人对现实的认识,并无其他作用。

所以,我的经验是,当自责只给你带来紧张焦虑的时候,我们先得让自己松弛下来,你做什么事最能让自己放松、平静?”

“嗯,嗯!我可能比较另类,哈哈,我就在写论文前查资料的时候,才感觉自己在专业上没那么落后,于是最能放松了……我今晚就试试你的建议,谢谢小李老师!”邢女士脸上终于挂上了笑容,开心地道谢起来。

二人又交流了一些激发孩子责任心和内驱力的技巧,这些都让邢女士对这回的育儿咨询效果更加满意了。待1小时的时间到了,二人互相道别,李欣也在挂断视频后顺利完成了收尾工作。

在暂时没重新买到返程的机票的这几天里,李欣虽然接了几单这样效果良好的视频咨询,但业务量依然不足。尤其同时宣传的“线上文字咨询”压根就没有收到预约,这让现阶段的咨询公司资金缺口更大了——医馆宣传项目方面的收入,眼看就要因为疫情而在下个月显着缩水了。

李欣想着,变故突然,谁也难以预料接下来的局面,所以着急也没用,不如继续观察现状、寻找关键事实,然后再去尝试调整宣传方案。

但丁宏不知为何分外心急,他一见线上咨询服务的宣传,72小时的数据没达到预期,就在3人工作小群里发泄起不满来。甚至还因为一张推文配图的取舍问题,跟李欣大吵特吵了一番。

李欣坚持,越是局势变动的时候,越要坚持稳定的形象,所以用此前一位画手绘制的、已被读者广泛接受的“欣欣老师”人物配图就好;丁宏则在指责了李欣的宣传方案效果不佳后,就非要换另一个画手新绘制的“欣欣老师”作为推文配图,并踩旧捧新地论证了新图的一些优点。

可李欣和萧雨反复看了,都认为这些“新图的优点”,有的不特别仔细看就看不出,有的仔细看了也还是看不出。

这场在李欣看来十分浪费时间的争论,在以下这句话之后终于画上了句号:“你要表达的我都看见了,但这张人物图我还是要用旧图,这是最终决定了、不讨论了哈,请你尽快按要求编辑推文、发布推文。”

丁宏虽然执行了,却不甘心地说了几句“不求新求变,就没前途”之类的丧气话。这让李欣更加不想理他了,于是只当没看到。她只是奇怪,丁宏自己也能写推文,若真要求新求变,干嘛不自己去写点让人耳目一新的科普文,好争取出圈?干嘛非跟这么一张配图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