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响,锣鼓齐齐鸣。
并州萧府外,自天亮起,车马如云,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熊大人,劳您亲临,快里头请。”
“周将军,这边请。”
“孔教习,快请入座!”
萧启和严舒窈早早的就开始在门口迎客。
今日的来人,除了他们俩的好友和同僚,还有的是和萧家生意上有来往的人,当然,萧家的亲朋也不少。
萧家的晚辈都长成了,他们也有各自的交友,当然,其中也不乏各家嘱咐家中晚辈刻意交好。
总得来说,萧母寿辰,能来的都来了。
“拜见萧老夫人,祝您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祝老寿星身体康泰,事事顺心。”
萧母打扮的富贵,坐在上首接受大家的恭贺,笑的见脸不见牙。
她这辈子,那是越活越精神。
回想起当初在临城守着猪肉摊讨生活的日子,虽说吃喝不愁,可日子并不算太好过。
几个女儿各有各的烦忧,儿子还是个混子,连亲都不好说!
如今的日子,那可是当初做梦都不敢想的。
她老人家呀,就差没去过皇城了。
不过听她儿媳说,今年年底皇家会召她们萧家入京,说不定她还能沾上儿子儿媳的光,去皇宫里过除夕呢。
想想就很让人激动呢。
当初她三女儿的婆婆,看不上她家,说亲时连门都没上,就派了个老嬷嬷,就这她们萧家还乐的不行。
现在两家掉了个个儿,那老婆子硬是借着萧玉芳的名头带着一家人上门贺喜,若不是看在自己女儿的份上,陈家连萧家底下的家丁都不一定能见上呢。
还有刘家,当初萧启救了他们老爷子,攀上关系才有机会和严舒窈成的亲,刘家还了人情后两家几乎算是断了联系。
后头萧家起来了,刘家又借口干亲关系开始走动,姿态放的很低,给足了她家面子。
想起那一桩桩一件件,都让她自豪。
还有家里的小辈,各个都有能耐。
林和君虽说不是萧家正面上的亲戚,不过他可是自小在萧家长大的,和萧家十分亲近。
这孩子自小就机灵,还努力,考取了功名之后,就上门求娶刘乐安,她都不知道两人是何时看对眼的。
刘乐安自己也争气,一开始在家里自学,后头当朝允许女子进学并考取功名之后,正式成为了女学的一名女夫子。
他们二人自小一块长大,算是青梅竹马,能在一起也是美事一桩,到目前为止,两人还是过的十分甜蜜的。
再说郑为,进学几年后,发现志不在此,就孤身一人跑去军营里奋斗,并没有借用萧家的名号,他自个儿也闯出了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