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任命他为中书监,王述坚决辞谢,经年不就职。又加封征虏将军,晋升都督扬州徐州之琅王牙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扬州刺史不变。
不久又迁为散骑常侍、尚书令,将军封号如故,王述每尝接受职位,不作假意推辞,如有推辞,一定不会接受某一职位。
此次任职时,儿子王坦之劝谏,认为依照常例应该谦让,王述道你认为我不胜任吗?
王坦之说不是。只是辞让可以传为美谈而已,王述说既然能胜任,为何要辞让,人都说你比我强,肯定比不上我。
王坦之做桓温的长史,桓温打算为儿子向王坦之求婚娶他的女儿,王坦之回家看望父亲,王述宠爱王坦之,虽然已长大成人,仍让他坐在自己的膝盖上。
王坦之说明了桓温的意思,王述大怒,猛地推下王坦之,说你竟痴呆了吗,岂可害怕桓温的脸色而将女儿嫁给武夫,王坦之便以别的理由推辞了桓温的求婚。
桓温说这不过是因为你父亲不肯罢了,于是婚事告吹,简文帝常说王述才干虽不突出,但凭真诚直率便足以匹敌于人。
隆和元年桓温平定了洛阳,建议朝廷迁都洛阳,朝廷忧惧,准备派遣侍中劝阻桓温。
王述说桓温不过是想虚张声势威慑朝廷而已,并非真心想迁都,只管依从他,自然不会真去做,迁都之事果然没有行动。
桓温又建议迁移洛阳旧宫里的大钟及钟架,王述道永嘉时为强胡所逼,暂时定都江东,如今正要平定天下,返还旧都。
即使不还旧都,也理应先改迁先帝园陵,不应先张罗钟之事,桓温终因无法驳倒他而作罢。
太和二年因年近七十,上书请求退职,说臣的曾祖父魏司空王昶写信向文皇帝表白说,从前与南阳宗世林同为东宫官属。
宗世林少负美名,为州里人士所敬重,及至年老,勤奋自勉,惟恐被朝廷废弃不用,时人都讥笑他。
若上天垂恩,让臣延寿于人世,愿辞官归隐,不愿效法宗公迷恋仕途的行为。,情辞慷慨,对迷恋仕宦者甚为鄙薄,虽是书笺,实为训诫。
臣愧居尚书令,身患疾病,不能再行礼敬之事,怎可以处理公务,日复一日,而年迈体衰,疾病经久难治,永无再瞻仰华幄的期望。
恳请朝廷允许我遵奉先人训诫,告老还乡,朝廷不许,王述竟卧病不能上朝理事,三年后病逝,终年六十六。
王述去世后,朝廷追赠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谥号为穆,因避穆帝的讳,改为简,其子王坦之承袭封爵。
王恭字孝伯,小字阿宁,太原晋阳人,东晋外戚大臣,司徒左长史王濛之孙,光禄大夫王蕴之子,孝武定皇后王法慧之兄。
少有美誉,清操过人,心怀宰辅之志,起家著作佐郎,迁吏部郎,太元年间,历任丹阳尹、中书令,领太子詹事,深得孝武帝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