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年终盘点(1 / 2)

可惜苏惟钧家里事情多,不然赵鸿义还真想赖上苏惟钧让他讲解文章,毕竟他是刚考中的廪生,属于秀才中的顶尖人物。

两人讲了许久的文章,汪立诚还让赵鸿义有空可以来找他请教文章,赵鸿义也应了。

“得汪兄指点文章,小弟感激不尽。这套书是我刚从万卷书楼那里得来的样书,就送给汪兄了,或许有助于汪兄写话本参考一二。”赵鸿义临走时,把得到的样书送给了汪立诚。

汪立诚有些不好意思地感激道:“多谢贤弟赠书,愚兄无以为报,真是惭愧。”

赵鸿义毫不在意地摆摆手道:“汪兄给我讲解文章,就是帮了我的大忙,你我互相帮助,何需多谢。”说着便告辞去了。

今天赵鸿义又收入了七十两银子稿费,手头上掌握的资金再创新高。

几个月前,为了修建作坊花了二十多两银子,补充作坊流动资金又用去了二十两,他手头的资金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不到十两银子。

幸而后来再也没有什么大的花销,而作坊也很快走上了正轨,成为了现金奶牛,再也无须追加投资。

不过作坊这几个月来的盈利都在账面上,由母亲王氏保管着,并没有拿来给股东们分红。现在已经到了年底,很快就要过年了,是时候盘点一下,给大家分红了。

回到村里,赵鸿义来到作坊,把母亲王氏、舅舅王庆禄和大哥赵鸿仁都叫来,几个人当场检查核对了一番账目,并盘点了库存、收入、支出等各项情况。

最后清点出作坊正式建立后一直到现在的账目基本情况如下:

目前库存成品、半成品和各种原材料若干,价值约十二两银子。

各种工具、用具、设备等固定资产若干,价值约十两银子。

几个月以来的各项总支出,连同修建作坊在内,还包括原材料和人工费用支出,共计约一百两银子。

蚝油和豆腐乳两项产品的总营业收入约一百六十两银子。

最后计算出来的净利润共有七十多两银子,这只是几个月的净利润,若是做满一年,利润至少有一百五十两以上。

看着这个数字,几个人都十分高兴,这意味着大家将要拿到不少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