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安住于佛道,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
为什么「忆念过去」?佛讲因缘法,阿难和他一起在空王佛所发菩提心。佛不讲的话,他知道不知道啊?不知道。因为诸大菩萨乘愿再来,大都带着隔阴之迷,以修清净心;而这个隔阴之迷呢,都是自己的本愿,叫「如今所闻」。
《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发心的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但你可不能贡高我慢。知道我是谁,先明确我们肩上的担子。绍隆佛种,任重道远!你如果到处就吹牛:「你看,经过《法华经》《楞严经》印证,我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那你见鬼去吧!你根本连菩萨的资格都没有。真是愿身再来的菩萨,还会那么耀武扬威啊?我就可以给你否定。深信自己是愿身再来的菩萨,他觉都睡不着:「我应该怎么办?怎样把大法赶快弘扬起来?」哪里还有时间去打妄想,去自己恭维自己?正法现前,我们怎么能麻木不仁啊?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了,又逢正法住世,各位都要发大心。我们都是大通智胜佛以来的佛的学生。阿难没有佛点破,他也不知道前世,我们现在通过《法华经》点破,是不是也知道前世了?并不需要知道得很清楚:八万年前我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那个必要,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就行了。我们没有尽到很大的责任,现在要将功补过。当然多少也有一点点长进,要不然我们怎么挨到今天、挨到法华会上来?
尔时,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蹈七宝华:「蹈」即是实践之义;「七宝华」,即是「妙法莲华」,「七」表圆满。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十个太阳系里面所有的树木花草、泥巴瓦块、长江黄河、恒河、太平洋、大西洋、喜马拉雅山……统统化成微尘数,大家想想这个数量有多大。明白这个道理啊,我们才能知道罗睺罗的授记为什么跟阿难同样地殊胜。
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也就是罗睺罗在未来世的佛法中跟今生今世一样,给佛当儿子。所以他和阿难这两个人的地位举足轻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我今成佛道,受法为法子。
于未来世中,见无量亿佛,皆为其长子,一心求佛道。
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之,现为我长子,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功德不可数,安住于佛法,以求无上道。
为什么罗睺罗授记的功德如此殊胜?佛在这里是激将法,给我们打哑谜。
罗睺罗密行:就不告诉你。唯我能知之:你们谁也别想知道。其实我们谁都知道,是不是?前面已经透了题:「蹈七宝华」,「七」就是圆融。这就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异口同音:「如来藏心地法门全性起修,一步登天,一修一切修。」罗睺罗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不用刻意修行,他只念念提起观照,一切万法都是「我」,始终保持这个念。告诉大家,这是最好的修行!念念都在供养无量诸佛。他不用刻意地守戒,他「一戒一切戒」。父子二人就是示现这个法门。而且罗睺罗法师生生世世做佛的长子。他不是说「我先要成佛」,他专门来表这个法。所以他的功德福报大不大呀?
为什么讲《法华经》第一难解难信呢?只看我们会不会用心。而且在法华会、楞严会,这是授记啊!第十七品是不是「授记」啊?一授记就是无量百千万亿啊!讲到〈如来寿量品〉,还没有散会,就有多少众生成为阿罗汉、辟支佛、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个世界上就是成佛最容易、最省事、最方便。易如反掌!怎么就不敢相信?我们要非常感恩这个大法。
我每当看到有些人讲经,心里就感慨万分:佛明明在这里说了这些人听经以后当下证果,他这句话就不讲,打马虎眼一晃过去。有的人还反而喋喋不休地讲怎么样修、怎么样行、怎么样证。你不是跟佛唱对台戏啊?!讲得不好听,你居心何在?可是这样的法啊,又被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认可。因为众生的习气搞惯了,多劳才能多得啊!要上班、要打工、要怎么样、要养家糊口,都是认为以多胜少。就是世间法也不是这样呐!那诸葛亮呐、刘伯温呐、谢安啊,打仗的时候是不是都能以少胜多啊?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靠智慧,不是靠死打硬拼、不是靠蛮干!四两能拨千斤。何况出世间法?无量百千万亿劫的修行你可以一念成就。一念成就啊!
《法华经》《楞严经》要反复读诵,法味无穷啊!特别是《法华经》,语言非常朴实,你稍不注意就是白读了,经文含义非常非常深刻。当你一旦明白的时候,你只会打自己的嘴巴:这段经文以前读了几百遍,怎么就没看出来?
那么这就涉及到罗睺罗什么也不修,只明白这个「听经闻法当下成就」。所以我每讲到这个法都感慨万分!谁看到罗睺罗修了?什么也没有修!但佛已经告诉我们了。怎么修的?叫「蹈七宝华」,他持《法华经》是最圆满的修行,最圆满的修行是他没有修即可成就。
这就是祖师大德历来所讲:「无修无证,不立阶梯,一步登天」。这样的讲话自古以来讲的太多太多了。可是有几个人去当真、去认真?仅仅是作为口头禅而已。可是这是真实法啊!千真万确,就是如此!但是也别错用了心。明白道理以后还要「大修大证」,我们还要帮助别人。罗睺罗之所以不那样做,他最大的功德就是帮助我们正信「听经闻法」当下就能自利。就发了这个心,比怎么苦修、怎么苦证的功德还要大。他用心不一样。如果你说:哦,既然这样,那我就不用行了!你这不是「罗睺罗」,你是「阿修罗」!即使往生极乐世界,你品位很低。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学无学:体现出在法华会上,无论你地位高下、修行长短,你只要能明白「一心三藏」,即蒙佛授记。而事实证明,不信佛法的人都能当下成佛。也有些法师把「学无学」讲解成「有学」和「无学」,显出法华会这个平等大法。
佛在这里问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我为什么要给他们授记?看你明白不明白。阿难这个时候肯定已见了——「唯然,已见」,这个是讲的真话。他见到自己过去无量劫,也见了这些修行人只要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当下即成佛。那么这二千人成佛呢,又有他的特征。
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前面的五百阿罗汉不是同时,是在同一个国土空间,依次成佛。这二千人是在不同的国土,同时成佛,同名同号,叫「宝相如来」。「阿弥陀佛」就有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万亿同名同号。法无定法,个别的、同批的、同时的、同名号的、同国土的,与不同时、不同名号、不同国土的,又体现出「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这个问题。那同时在十方国土成佛的这些修行人,他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的特点,叫「同分」。
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这都涉及到他们修行过程中的「同分」,相同的次第。大千世界无穷无尽,总有一部分人有非常相类似的修行特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如上说尘数,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
各于十方国,悉同一名号,俱时坐道场,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国土及弟子,正法与像法,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度十方众生,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盘。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这是例规。蒙佛授记以后,要感恩佛的慈悲加持。因为这上面许多名相概念,它涉及的同一个类型我们前面都有讲过,师父不能一一地重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