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
李首辅、谢阁老目送老友离开。
心中百味杂陈,最终全部化为一声叹息。
希贤,不易啊。
古稀之年,还在为国朝,为子孙不辞奔波之苦努力。
吾辈,焉能不奋进而行?
留守内阁两位阁老道了声“互勉”,便准备继续处理政务。
肩上担子重了一半,能赶在放衙前理完就不错了。
“首辅大人,阁老!”
内阁中书舍人,户部影子尚书李梦阳,面色怪异,端着茶水而来,恭声拜见道。
有着祖父命令,有着内阁压力,户部尚书刘成学,只能将大半权力交给了李梦阳。
这些日子,李梦阳往返在内阁、户部之间,不论是内阁阁员,还是户部官员,基本认可了首辅爱徒的能力。
不出差错,就行。
“是天赐啊,怎么了?”
李首辅接过茶碗,吹了吹热气,浅尝辄止道。
看着爱徒的目光,满是慈祥之色。
“部堂大人托我转呈内阁一道呈文!”
李梦阳从袖中取出奏疏,恭敬道。
国朝有六部尚书。
但自从李梦阳入户部辅事,这部堂大人,就专指了户部尚书刘成学。
“嗯?”
李首辅察觉到爱徒异常,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正品茗的谢阁老,也放下了茶碗,走了过来。
对老友的子孙,两位阁老是真当成自己子孙来看的。
且看看这“孙贼”,又整出幺蛾子了?
呈文开启,定睛一看。
两位阁老神情一滞,嘴角微微抽搐了起来。
内容就两件事。
一、请内阁下令,催促国朝各地尽快送秀女入宫遴选。
二、增加贵女在秀女中的比重。
前者没什么。
那日圣旨降至国朝各地,及藩篱之国,想必州郡县衙早就开始着手选秀女。
后者,却是与众不同。
太祖训。
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规定了后世之君,在选妃之事上,以德才兼备、民间出身贫寒的良家女为重。
这是太祖皇帝防备外戚干政的手段。
同时,太祖皇帝也相信,皇帝后妃出身微贱,多能节俭自爱,方可佐人君治世。
国朝建立一百五十载,的确没出现外戚过多干政的局面。
不过,却没妨碍太后干政,比如英宗皇帝的孙太后,那夺门之变,就是母子俩联手唱的好戏。
在后宫节俭上,除太祖皇帝和马皇后这对鸿案相庄之外,国朝数代皇帝,似乎都不太节俭。
总之。
与太祖皇帝所想皇宫的景象,略有出入。
但为人臣子,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得益于太祖之训,国朝后宫,始终没有出现过王氏祸汉、贾氏祸晋的事。
这孙贼,是怎么觉得当今内阁是吃拧了,会同意这可能会影响陛下及后世之君后宫,增加外戚祸国风险的呈文?
“天赐,你就不想说些什么?”
李首辅放下呈文,略带不满道。
户部影子尚书,竟然能容忍这种呈文进入内阁?